盛世投资
盛世投资是国内知名的股权母基金管理机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和创新创投资源聚合平台。业务板块包括母基金平台盛世宏明、科技产业投资平台盛世智达、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盛世基业、文化产业投资平台盛世华韵、创新创业创投平台盛世方舟和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平台盛世济元。
20篇文章
27870次阅读

盛世投资姜明明:敬畏之心就是最大的创投伦理

2018-12-24 10:21 · 投资界  盛世投资   
   
回顾过去十年走过的路,从创投的视角粗线条分析,在从冷向暖的过程中,大体有“三个变化”让新公益成为可能。

2018年是中国公益十周年,也是人民币基金募集规模超过美元基金的十周年。在思考商业资本的社会化路径这个题目时,我一下子想到了2008年这个时间点。汶川地震之后的觉醒,金融危机带来的震动,公益界和创投界不约而同上演了一出带有典型中国精神的化危为机的发展壮剧。也是在这十年里,责任投资、ESG投资、影响力投资逐渐兴起,让原本没有瓜葛的公益与创投有了越来越多融合发展的可能。经历了最初的不解,现在的我越来越坚信,创投行业将催生出政府、企业、NGO之外的“第四部门”,进而在新公益与新商业的血脉连接中助推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当然这个变革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需要解决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

盛世投资姜明明:敬畏之心就是最大的创投伦理

“三大变化”让新公益成为可能

标准高地、学术高地、道德高地,这是我在创办盛世投资时就下定决心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投资家和贪婪资本家划上等号。创投机构用以解决社会问题的计划和行动,常会招来无情嘲讽甚至被置于鄙视链的顶端。当然这些原本就是中国公益、中国慈善走向成熟应该缴纳的学费。

公益和商业关系的光谱图不是一天画成的,需要更多人放下偏见、走出画地为牢的狭隘和固执,在阿甘式的长跑中主动融合主动创造。很幸运我周围很多投资家愿意走出这关键性的一步。经过了三个月左右的筹备,就在昨天下午,我担任理事长的中国创投公益联盟,发起了一项名为“投资人10000小时”的新公益行动。我们每年将至少和100名梦想导师一起践行责任投资,用创投的力量扶持社会企业发展。

回顾过去十年走过的路,从创投的视角粗线条分析,在从冷向暖的过程中,大体有“三个变化”让新公益成为可能。第一,“金字塔底层的财富”新理念出现。近年来,人们对致贫原因和扶贫方式进行了概念重构。此次重构的先锋是小额信贷,之后因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引发广泛关注,其后经密歇根大学战略学教授普拉哈拉德的著作形成思潮。按照新理念去思考问题,穷人不再是单纯的受捐赠者,而成为了一种资源甚至可以成为创业伙伴。财富与利润的出现为公益和商业融合奠定了基础。

第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突飞猛进。向贫困地区或偏远地区输送产业或服务具有一定难度。这些地区也因此缺乏能够压低产品或服务价格的竞争市场。这就相当于给金字塔底层的消费者征收了一笔罚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投资者、产品或服务提供者可以直接接触到消费者,这也就减弱了“金字塔底层的罚金”。与此同时,作为创投宠儿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业者,自然而然会为新受众创造出诸多新的商业模式。

第三,企业家新群体快速崛起。在互联网大潮中一批年轻创业者和投资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了财富积累,并逐步将公益或慈善作为回报社会、创造价值的现实途径。不同于传统公益人,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头脑中的商业思维引入公益领域。随着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群体出现,“市场意识、结果导向、基于知识、高度参与”成为新公益的突出特征。

传统公益的最大问题是与社会资源失联。曾是支付宝公益负责人的鲁达在《公益原理》中写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一无实力,二无能力,三无压力,导致公益人的集体自娱自乐,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暴自弃。”而今,鲁达成为了一家投资公司的董事长,用自身实践论证着公益与商业结合的可能。在若干深层次力量的推动下,公益和商业联手,一个新的前沿正在成形。

敬畏之心就是最大的创投伦理

创投是一种向善的力量。一些人可能不相信,我们不妨先看看如下数据:2018年前三个季度,私募基金投向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的本金新增9656亿元。这将近万亿的新增投资全部投向了实体经济领域。再看看我所在的盛世投资,成立至今八年时间,投资了200多只基金,覆盖了3000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股权项目。关注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创投行业具有变理想为现实的英雄色彩。

2008年倒闭的雷曼兄弟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也诱发了全球道德危机。虽然这种危机不仅出现在金融行业,但确实给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敲响了警钟。“敬畏之心就是最大的创投伦理”,这是我在创立盛世投资时就坚定的信念。变理念为现实,在持续多年的探索中,盛世投资逐步形成了“修己达人”的企业文化,并在实践中用基金工具去建设美丽乡村、去推动精准扶贫。新商业与新公益融为一体。

敬畏市场的耐心资本。在公司内部我常说一句话,今天也分享给大家,那就是“投资中最不需要的是聪明”。我们在投资中反对“三种聪明人”,第一种把别人当韭菜割,第二种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第三种总想逆市场而动。不做聪明人就要敬畏市场,在投资中遵循“五不原则”,即不跟风、不急躁、不吹牛、不固守、不气馁。专注母基金的我们是典型的耐心资本。这和新公益对于资本的要求基本一致。

敬畏自然的安心资本。做人做事我信奉《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一句话,“有所不为,而后有为”。我们建立了投资的“负面清单”制度。我们覆盖的项目中九成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还在一些区域创新业务模式用基金的方式建设美丽乡村。敬畏自然的安心资本才是好资本,这是我们做商业和做公益的理论根基。

敬畏人性的诚心资本。巴菲特、郭靖、阿甘是同一类人,他们的三大特点是单纯、正直、坚韧不拔,总结起来就是敬畏人性。我想盛世投资两百多名员工最熟知的一句话可能是“以乙方的心态做甲方的事”。我说这句话是想告诉大家,不论处于何种位置,都要诚心诚意、做好服务。因此我们在内蒙用肉牛基金助推精准扶贫,用投资人资源发起“一路童行”计划关爱儿童。敬畏人性的诚心资本,是这些事的共同逻辑。

最近,我在翻看《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一书时发现了一段有趣的分析。资中筠先生认为,美国之所以能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主要靠两条:一个是新能源等新产业的出现;另一个就是结构性改革,即改变过去的赚钱办法。这段话我深以为然。在我看来敬畏之心是创投崛起的重要根基。而有了创投助力的新公益,正是这场结构性变革的动力引擎之一。

新公益变革的五道必答题

如果说传统公益偏重于济贫是“授人以鱼”,那么融合了商业力量的新公益则在掀起一场“渔业变革”。过去一年里,我所在的中国创投公益联盟主要在做两件事:第一,利用创投的经验去补上社会企业商业上的不足;第二,创造机会让更多创投机构在商业之外接受新公益。通过一年的调研,我们发现,这场“渔业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走的更远起码要解决以下五道难题。

投资周期存在矛盾。当公益资源分配从慈善基金会和政府向基金公司转移时,投资方向的变化和对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量化指标的重视将影响分配结果。虽然创投在资管行业属于长期投资,但与公益推动的社会变革相比周期仍然较短。这种矛盾如果不能调和,必将产生资金的错配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绩效标准是个难题。现有研究尽管囊括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但现实操作层面,还是缺少统一的可衡量的细化标准,因为涉及的领域和行业不同,评估方法与测量可追踪的指标也不尽相同。因此,投资者很少采用非财务性数据。但“以投资者为中心”的方法,又可能造成社会使命偏离,甚至抛弃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将主要精力放在挣钱上。

主流机构依然远离。即便在美国,新增的影响力投资从2010年的25万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80万亿美元,仍不足美国银行资产的万分之五,互惠基金的千分之一。新公益的影响力远未被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主权财富基金和大型企业等主要机构投资者所接受。

投资标的不够成熟。被给予“第四部门”厚望的社会企业是当前新公益领域的重要投资标的,但其中很大比例还是从NGO转型来的。这些实体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很多缺少商业意识和清晰的商业模式,甚至可以说缺乏基本的商业模式。很少有人接触过基本的金融知识,不能精准地识别自己的融资需求,不懂得各种可利用的金融工具,不知道如何将不同来源的资金整合成可管理的融资方案。

投资回报过于乐观。虽然人们乐观地假设,巨量的资源随时准备流入充满希望的金字塔底层市场,但将这类市场发展到吸引主流资本仍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格莱珉银行自1976年成立,花了17年时间才达到盈亏平衡。新公益的其他商业模式同样费力劳神。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这是迈向下一个十年时新公益面临的现实情况。如今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长期受到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煎熬,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威胁,一个但丁的“地狱”现代版本呼之欲出。维吉尔是《神曲》中带领但丁穿越地狱的向导。希望更多人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创投真正成为连接商业和公益发展的“维吉尔”。一切为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作者系盛世投资董事长、中国创投公益联盟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