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艾问张磊:最好的投资不需要退出

2005年,张磊出手购买腾讯股票,当时腾讯估值不到20亿美元,今天,腾讯市值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他依然持有;投资京东商城,刘强东开口7000万美元,张磊投资3亿元,此后,一直“纵容”京东商城连续亏损……
2015-07-30 18:44 · 投资界综合  艾诚   
   

  在喧哗的投资圈,张磊对外界来说,低调得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几乎所有投资圈中人,包括外国媒体都知道,他确实是中国投资界少有能够真正奉行价值投资的*投资人

艾问张磊:最好的投资不需要退出

  *的投资不需要退出

  采访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不容易。

  作为业界最备受认可的*投资人之一,在喧哗的投资圈,张磊虽然很知名,对外界来说,却低调得不显山、不露水。当然,更不会轻易接受媒体采访。

  这次,他能够破例接受我的采访,老实说,我比较吃惊,甚至感觉有些庆幸。几乎所有投资圈中人,包括外国媒体都知道,张磊确实是中国投资界少有能够真正奉行价值投资的投资人。

艾问张磊:最好的投资不需要退出

  从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国区*代代表,到2005年创办高瓴资本,最早管理的一笔资金是耶鲁大学投资基金办公室提供的2000万美元,再到截止2014年底,管理着规模超过180亿美元的资本,张磊的投资风格与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和他的“股神”弟子沃伦•巴菲特异曲同工,即价值投资。

  2005年,张磊出手购买腾讯股票,当时腾讯估值不到20亿美元,今天,腾讯市值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他依然持有;投资京东商城,刘强东开口7000万美元,张磊投资3亿元,此后,一直“纵容”京东商城连续亏损……

  当很多投资人做出投资时,就开始想方设法寻求退出之道的今天,张磊属于异类。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坚定“超长期投资是一种信仰”的他,再一次向我重申:“对我们来讲*的投资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如果你能找一个好的公司,能够跟着他投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其实你有更多的复合收益,远远高于投资一家公司退出之后赶紧再找下一个。”

  他将“退出后快速寻找下一个投资对象”的投资方式称之为“骑驴找驴”。看来,文质彬彬,言行随和的外表之下,张磊心中对投资有很明显的主观判断。

  不同投资人的投资风格必然相异,既然为风格,就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张磊奉行长期投资,并且能够与创业者长期相伴,帮助创业者培养长期心态,推动他们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固然值得尊敬。但被他形容为“骑驴找驴”的投资方式,却能够在固定时间内,让更多创业企业获得融资,不也提高了资本的使用效率?

  张磊的长期投资不是没有条件,而是建立在*的管理者以及优秀的商业模式之上。他向我坦诚:“我们更在乎这个企业有没有长期持续的增长力,能不能持续的成长”。意思很明显。张磊之所以在坚持长期投资的同时,还能够实现40%的年化收益,赖于他有*的“风控”体制——既能选对人,还能选对企业。

  问题是面对来势汹汹的创业大潮,鱼龙混杂的创业者,投资人到底有没有火眼金睛,每一次都能选对人、选对企业?老虎也还有打盹的时候。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谈及投资失败案例,张磊没有详细说明最失败的投资到底是什么项目,其失败的原因倒是从他的选人标准中可以窥探一二:“人还是会变的,还是要多做准备;大环境改变不了,争取营造小环境;永远不要低估每天存心要跟你做交易的人,有些人以交易为主就喜欢买卖拆分等等,这些人我都比较警惕。”

  不过,他的乐观也显现出来,这件投资失败案例被他形容为“本来以为能变成‘金婚’的,却残忍的变成一夜情的故事”。

  成功的人并非没有犯过错,只是犯错的比例更小一些。对张磊来说,少量的投资失败没有磨去他对长期投资的坚持,反而让他继续奉行“和高质量的人花足够的时间,做高质量的事情”的投资理念。

  或许,这才是他区别于其他投资人的最主要特质之一。

艾问张磊:最好的投资不需要退出

  与创业者一起完成梦想

  1972年,张磊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家境一般的他,以驻马店高考总分*名的成绩,考入人民大学金融专业。

  赴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和国际关系硕士后,他没有像其他中国学生选择留在美国就业,尽管就职于华盛顿一家新兴市场基金公司,内心中也一直很清楚:有朝一日会返回国内。

  即将雄起的中国,焕发的勃勃生机,涌现出众多朝气蓬勃和创业者与高科技创业公司,在招引着张磊。

  梦想吸引他回国,回国后,他也一直致力于帮助那些敢于拥抱变化的企业家实现梦想。

  2005年投资腾讯时,张磊与马化腾的梦想惺惺相惜,决意要做中国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

  当任何新鲜事物出现,你都想抢占每一个时代的风口,可是并不是所有看起来新鲜的模式,都是明艳动人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无数你不知道的陷阱、暗礁。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或拐点,促使企业家们做出抉择的标准往往是梦想,也即使命感。

  张磊眼中的马化腾,经营业务似乎在不断地变化,但其实背后的精神内核从来没变,就是做中国*的互联网公司。

  对于企业,使命感就是企业应该坚守的底线。使命感为企业设置了一个无形的框架和发展引线。当企业遭遇十字路口时,使命感告诉企业该往哪里走,不该去哪儿。

  张磊投资蓝月亮时,也是看中了蓝月亮创始人罗秋平的使命感——做中国*的民族日化品牌,看起来气势磅礴的使命感落地到企业经营中,走的便是一条艰难又坚定的平凡之路,“罗秋平只要看见有人衣服不干净,心里就着急,他每天都在为这件事去打磨,不断琢磨,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2008年,张磊研究中国消费品升级时,发现很多基础消费品品类都被跨国公司占领,比如,宝洁、联合利华就占领了家用洗涤市场。同时,眼光精准的他,也看到这些跨国公司的漏洞——他们有历史包袱,无法抓住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

  张磊找到了当时做洗手液的蓝月亮公司创始人罗秋平,鼓励他做洗衣液。

  那时,张磊的高瓴资本是蓝月亮*的外部投资人。而且,他投资蓝月亮时,蓝月亮是盈利的。但张磊成功说服罗秋平不要赚短期的钱,要勇于进入新的品类,打败跨国公司,变成中国洗衣液的领跑者。

  张磊总结,“创业者有这个梦想,跟我们的理念完全一致,所以大家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我们的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讲有点像孵化器,但更像是思想的孵化器。”

  事后的事实证明,张磊坚持的梦想不是空中楼阁。蓝月亮为梦想而行带来的亏损的确也是暂时的,现在,蓝月亮的盈利是原来的十倍。

  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快速迭代时,不要盲目地跟着新鲜的思维模式和大佬的脚步走,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是否和你的使命感相符,是否出自你的初心?

艾问张磊:最好的投资不需要退出

  投资人不能帮倒忙

  2010年,面对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7500万美元的融资需求,张磊语出惊人:“这个生意要不让我投3亿美元,要不我一分钱都不投”。

  当这笔当时国内的早期互联网企业单笔投资量*的案子水落石出时,张磊和高瓴资本一度被人取笑“钱多人傻”。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张磊当然不是“钱多人傻”,而是在于他洞察到刘强东所打造的重资产模式的*目的是做*的消费者体验,“当时流行轻资产模式,我觉得能有人愿意这么专注,这么真诚地为这件事,把自己的一切都搭上去,而且很真诚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的就是重资产,但是我这个重资产保护了*的消费者体验。’我觉得这个企业很厉害。”

  对于投资者在企业增值中的角色,张磊给出的一个建议就是,企业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一定要帮忙,不需要你参与的时候不要去添乱,不要给人家添麻烦,“投资者大部分时间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资本分配给最有效的、*的企业家,使他能够把*化地绽放自己,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思想自由地发挥自己。如果由于你的存在使他有很大的无形压力,反而不能*发挥自己,那一定会有问题。两军作战勇者胜,在这个创业者市场,互联网创业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他还老担心家里有婆婆问你这,问你那,他肯定动作有忌讳。”

  张磊认为创业一定是要冒风险的,“如果一个创业者跟我说,我做的每个决策都是正确的,那我一定回答他,你一定没有做过冒险的好决策,你这个人没有去冒应该冒的险,你太循规蹈矩了,那你其实不适合创业的。”

  “我就是桑丘•潘沙,我的角色就是帮助英雄人物成就大事。”这是对风险投资者*的定位,张磊希望做的是让企业家*绽放自己的幕后英雄。张磊与刘强东的合作顺风顺水,很大部分在于张磊给予企业家的自由度与刘强东的强势很合拍。

  刘强东接受风险投资的原则是绝不退让的原则:*,所有投资人,一定要对京东的商业模式有*的理解。你必须理解我们,因为不理解我们,你进来之后你就指手划脚、同床异梦。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断问我们为什么。第二,一定要长线投资。每个投资人在签协议之前,我们都反复十次、一百次告诉他,你别指望公司五年之内你就能套现,不可能。

  企业家每天有很多具体的事情需要处理,他对宏观大势以及行业的格局的了解往往不如投资者更充分,投资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聘请专业人才研究行业格局。投资者会与企业家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在战略略层面上与企业家讨论。

  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如果创业者与投资者的观点出现了分歧,张磊坚持的原则是,由企业家自己做决策,即使他并不同意创业的决策,但也会给予支持,“说白了创业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自己也遇到很多挑战,投资者需要给他*信心让他绽放出来,虽然他不一定对,但是当他有信心这次不对,下次就有对的机会。但是你上来就老打击他,他就没信心,他即使这次对了,以后也会错,而且错会错大。如果犯错还不如早一点犯错,这是我觉得这是战略上对他的*帮助。”

  向创业者提供资金和其他帮助的同时,又给予无限的自由,张磊甘于做“退居幕后”的“推波助澜者”,积极支持和配合企业家的“绽放”,这才是真正高明的投资人。

艾问张磊:最好的投资不需要退出

  附:快问快答 

  艾问张磊:对于您而言,您观察一个创业退出的*的途径有哪些?

  张磊:我觉得大家通常说的IPO啊,收购兼并啊,我觉得有很多这种途径,要看创业者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自己想干什么。

  艾问张磊:那比如说并购,比如说上市都算,在高瓴资本的盘子里,哪些比例是上市的,哪些比例是收购的,哪些比例又是其他?

  张磊:还是上市的为主,最近也有一些企业家并购,我们投了安居客,被58并购了。投资了滴滴,和快的进行合并了。还有京东和腾讯的电商合并,所以说我觉得还是会有很多的这种事

  艾问张磊:但是一般并购,他里面涉及到创新,涉及到雇员,涉及到这种管理风格的融合和改变。你怎么看?或者说这些问题你们高瓴的态度都是什么?

  张磊:我觉得这个还是要看并购前的准备,而不是并购以后,可能工作要很早之前就做起,例如文化上、组织架构上如何融合的好。

  艾问张磊:能举个例子吗?

  张磊:我觉得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滴滴快的,就是非常好的融合。

  艾问张磊:那时机呢?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并购,那并购什么时候对于一个创业企业来说是一个*的时机?

  张磊:我觉得就是看你这个,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你还是在靠重复的简单的烧钱去增加用户,而不是说是靠增加这种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产品服务的时候,就是说你简单复制的模式走到头了以后,你实际上是一个应该考虑并购的。

  艾问张磊:那退出投入的资金以及创始人的收益的关系您怎么平衡呢?

  张磊:我们可能跟很多资金,可能跟大家很多想法不一样。我们是长期资金,所以我们上市以后不需要退出,对我们来讲*的投资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但如果你能找一个好的公司,你能够跟着他投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其实你有更多的这种复合的收益是远高于这个投资完了,赶紧卖完赶紧再找下一个,“骑驴找驴”的那种投资方式不是我们的投资方式,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更在乎这个企业有没有长期持续的增长力,能不能继续的成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