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挑战者银行,是机遇?还是风险?
挑战者银行面临的四大风险分别是激进追求客户增长的风险、贷款风险、依赖风险和行业竞争风险。
挑战者银行往往具有高风险偏好,在关注客户增长方面过于激进。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挑战者银行都实行低收费的运营模式,很多银行都面临盈利困难的局面。
因为大部分挑战者银行低估了经济衰退时的潜在贷款损失,它们的风险模型也过于宽松。
挑战者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许多公司还没有取得银行牌照或许可证。同时,由于美国大部分挑战者银行缺失牌照,迫使它们依赖合作银行。
另外,随着传统大型银行和科技公司加入竞争,挑战者银行的生存变得更为艰难。
宏观环境
挑战者银行泛指任何企图破坏传统银行运作方式的公司,这些新型公司通过金融科技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创新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利用“新技术、低收费”作为手段来吸引客户群体。
目前,挑战者银行还处于发展初期,它们一般不会与传统大型银行直接竞争,而是专注于传统大型银行服务不足的区域。
挑战者银行利用新技术作为手段来吸引传统银行未关注或不重视的客户群体。基于这些最新客户群体偏好的高度个性化,为客户设计更有意义的产品。
挑战者银行的聪明之处在于,它犀利地瞄准了尚未开发的细分市场。由于瞄准的细分市场不同,虽然挑战者银行的数量很多,但它们进入商业领域的基本战略和提供的产品差异巨大。
如今,挑战者银行已发展成为金融科技趋势和创新的一个缩影,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加上业内不同公司的发展趋势各异,使挑战者银行成为了理想的金融生态系统。
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需求主导着银行业的对话。挑战者银行是这个领域的先锋,它的优势是拥有数字化技术支持的基础架构。这种架构可以为客户拓展更多的线上银行服务。
几乎全部的挑战者银行都致力于提高客户体验,为客户制定个性化服务。目前美国的挑战者银行已经初具规模,使用人数在2019年达到新高。
其中,美国最大的挑战者银行Chime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650万人,累计资金也已经达到8.05亿美元,是美国挑战者银行行业的领头羊。
产品服务与市场竞争环境
大部分美国的挑战者银行都采用BaaS的业务模式,因为它们缺失独立运营的牌照。挑战者银行的业务和产品类型五花八门,业务方面因为挑战者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创新,而创新的方向是有一定差异的。
一部分挑战者银行运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客户的体验感;
一部分挑战者银行建立以社交平台为基础的客户社交生活媒体生态圈,并在生态圈中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一部分挑战者银行注重于搭建高科技的平台服务,为客户提供自助式服务;
还有挑战者银行通过外包和API技术,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供应商合作。
挑战者银行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子信用卡、数字储蓄账户、账单支付/转账、线上贷款等,但是其他的业务相似度很低,很多银行还会提供退休帐户、加密交易、多币种账户、自动储蓄、消费预算工具、消费行为分析等等五花八门的产品。
目前,传统银行已经开始通过提供在线或者移动银行业务来应对挑战者银行。很多大型的传统银行和投资银行,例如高盛、摩根大通等,都已经对挑战者银行涉足的领域发起了冲击。
同时,由于挑战者银行跟科技紧密相连,很多科技公司例如亚马逊、苹果、谷歌等也正计划着加入挑战者银行市场。
风险提示
挑战者银行面临的四大风险分别是激进追求客户增长的风险、贷款风险、依赖风险和行业竞争风险。挑战者银行往往具有高风险偏好,在关注客户增长方面过于激进,部分银行对商业贷款的承保标准“特别薄弱”。
市面上大部分的挑战者银行目前都无法盈利,因为其低收费的运营模 式使得公司每接待一个客户都会面临更多亏损。挑战者银行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用更加健康的运营方式去扩大规模,吸引客户。
大部分挑战者银行低估了经济衰退时的潜在贷款损失,原因是它们在创建之初便设立了“相对良性的信贷条件”。
快速成长的挑战者银行不应该对贷款潜在风险过于乐观,而是应收紧标准并纠正宽松的风险模型。
挑战者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许多公司还没有取得银行牌照或许可证。因此,它们只能提供有限的服务。这迫使创业公司与现有金融机构建立代价高昂的合作关系,并产生依赖风险。
传统大型银行在借款来源方面仍具有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它们几乎垄断了大型、国际化和所有可靠的借款来源。此外,为了应对竞争,它们还推出了数字衍生产品,以留住他们原有的市场份额及客户。
其次,像PayPal和Stripe这样的老牌跨国公司也开始向企业用户提供贷款,比如PayPal已向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中小企业提供了超过100亿美元的贷款。同时,类似亚马逊、谷歌等公司也开始提供消费者现金预付款服务,这意味着大型科技公司已经入场。挑战者银行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