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首发|恒旭资本,这家超级CVC一举募了30亿

一个产业资本市场化运作的样本。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喧嚣褪去,中国创投江湖势必又有一批崭新力量崛起。
2022-12-12 08:41 · 投资界  刘博   
   

这或许是年末人民币基金最大的一笔募资。

投资界消息,12月12日,恒旭资本正式宣布三期旗舰基金——苏州申祺利纳绿色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恒旭三期基金”)顺利完成首关。本期基金为人民币直投基金,基金目标规模40亿元,首关规模30亿元,缔造年末最大规模的人民币募资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将重点投资于绿色出行方向。背后的逻辑在于——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世界汽车产业发生了深刻变革,尤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指引下,绿色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方面被重新定义,崭新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露出。可以预见,未来在绿色及出行生态领域将涌现大量投资机会。此时设立这支基金,可谓恰逢其时,极其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及行业发展趋势。

脱胎于上海汽车集团股权投资公司(“上汽投资”)的恒旭资本核心团队,一直被视为上汽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开拓者。其中,恒旭资本董事长陆永涛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历练了二十余年,于2011年负责筹建了上汽投资。2019年,为了更好地拓展业务,发挥“1+1>2”的效果,在上汽集团的支持下,上汽投资核心团队市场化改制成立恒旭资本。2021年,上汽集团产业金融投资业务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上汽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产业金融投资以及金融服务管理平台上海汽车集团金控管理有限公司(“上汽金控”)继续全力为恒旭资本提供必要的资金以及产业资源支持。

自成立之日起,恒旭资本就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资本之一。至今短短3年,恒旭资本已投项目超过90个,斩获了8个IPO,还有一批独角兽企业,偌大的投资版图中不乏清陶能源、芯旺微、捷氢科技等一众明星企业。

亲历中国创投市场起起伏伏,陆永涛深刻地感受到,尽管市场跌宕起伏,风口热点不断转换,但一支稳定且有战斗力的团队才是恒旭持续发展的基石。在他看来,团队自身的产业背景及十年来数个市场周期的历练,让团队更能洞悉行业的发展趋势,形成对投资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能力,进而能先人一步进行投资布局。“不变的是团队文化和拼搏精神,我们仍将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力争做到最好。”陆永涛说到。

恒旭资本董事长陆永涛

寒冬逆势募集30亿

LP构成多元化,产业背景凸显

这一次,恒旭资本新基金的LP阵容颇为豪华。

具体来看,上汽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上汽金控,作为基金的基石投资人继续加持。上汽集团之外,出资人还包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苏州市相城区及高铁新城、南京市江宁区的政府引导基金券商背景的国泰君安证裕、东吴创新资本,大型国企旗下的南京交通产业基金,上市公司德联集团等。“后续还会有保险公司及产业龙头加入。”陆永涛透露。

可以发现,对比恒旭资本以往基金的LP构成,恒旭三期基金当中金融机构LP的比例在大幅上升,出资人的类型也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产业背景优势更加凸显,LP构成平衡且资源丰富。

之所称作是旗舰基金,背后体现的是恒旭资本的深厚资源积累以及团队的倾注全力。陆永涛表示该新基金有两大特点:一是继续得到了来自上汽集团的鼎力支持。上汽集团除了作为基石投资人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作为产业方的资源加持,其全资子公司上汽金控作为上汽集团产业金融投资和金融业务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其集团层面资源协同联动优势,全力帮助恒旭资本,为基金投资的企业及合作伙伴协同赋能。二是团队绑定深,市场化程度高。和以往基金相比,三期旗舰基金和团队进行了更深度的激励约束绑定,团队和基金的利益一致性进一步加强。

众所周知,今年人民币募资市场依旧艰难。清科研究中心《2022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基金数量共2701支,同比下降7.2%;披露募集金额为7724.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首关30亿元,这样的规模在今年显得弥足珍贵。

陆永涛也直言挑战确实存在。他认为,募资源头之所以“活水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在后疫情时代,政府资金较为紧张;另一方面,银行资金则仍受资管新规限制;此外,部分超高净值客户在历史投资基金“踩坑”后,变得更为保守。

在此背景下,恒旭资本所积累的生态圈优势显得至关重要。实际上,恒旭资本与投资人之间并不局限于LP&GP的关系,而是会为投资人提供诸如项目跟投、项目落地、项目咨询、保荐推荐等多方面的增值服务,以期得到投资人的全面认可。同时,此前与恒旭资本已有多年合作的老LP们,也因为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和合作成果而选择复投,给予了三期旗舰基金较大支持。

当然,募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陆永涛依然印象深刻,在今年4到5月份那段时间,由于受上海新冠疫情的影响,新基金的募资进展一度较为缓慢。为了加快进度,恒旭资本合伙人和募资团队主动去外地隔离14天;甚至有的同事在酒店住了两个多月才回到上海家中。

与此同时,恒旭资本的投资团队也没有停下脚步,同样陆续赶赴外地隔离,争取优质项目额度,保障项目进度不被拉下,企业家也非常感动。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恒旭资本在疫情期间保持了正常的运转。

恒旭资本如何炼成

恒旭资本的故事,离不开背后的汽车巨无霸——上汽集团。

陆永涛是一位上汽老兵,在体系工作多年后,他于2006年9月调任上汽集团总部任资本运营部总监一职,具体负责上汽集团的投资者关系、信息披露及再融资等资本运作工作。2011年,陆永涛的职业生涯迎来关键的转折点。彼时,上汽集团完成整体上市后,由陆永涛牵头成立了新平台——上汽投资,作为集团的窗口和触角,通过股权投资深化上汽集团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同时助力集团战略转型升级。

成立之初,上汽投资利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但因社保划转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起业务模式就相应发生转变。具体变化为需要募集部分民营资金组成基金来进行市场化投资,上汽投资由此迈出了市场化募资的第一步

最初陆永涛与团队主要围绕传统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投资,例如涡轮增压发动机、钢铁缸盖等,并且以稳健的Pre-IPO投资为主。尽管这一阶段的投资回报倍数可能不是很高,但是确定性很强,收益稳定,也为上汽投资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2014年开始,陆永涛意识到汽车传统零部件面临瓶颈,也预见到汽车电动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因此,上汽投资团队开始在智能驾驶、新能源等产业进行全周期布局,在关注汽车先进零部件的同时,尝试挖掘汽车电子及新能源领域项目。“那时候,我们已前瞻性地布局了数家氢能企业。”陆永涛介绍。眼下氢能赛道开始火爆,而恒旭资本所投的几个项目已陆续提交上市申报。

2017年,上汽的经营新理念从“制造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汽车也逐步变成一个绿色出行和生活服务终端,成为链接驾驶与生活、娱乐和科技的最佳载体。于是,陆永涛与团队开始重点关注汽车产业链的创新升级和出行生态圈的构建,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大量关于绿色出行、出行生态和健康生态方面的投资机会。

正是在此期间,上汽投资布局了日后的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陆永涛回忆,团队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重点关注新能源赛道,在2017年深度对接宁德时代后,迅速完成了20亿人民币的投资决策,日后获得了十倍以上的收益。同时,这笔投资也促成了上汽和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双方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加码新能源赛道,堪称合作共赢的典范。

由于上汽团队和宁德时代建立良好关系,在其上市之后,双方在行业和项目上的互动也非常频繁。得益于良好的合作和互信基础,恒旭成立后不久,就携手宁德时代设立了一支25亿规模的Co-GP基金,恒旭资本作为基金管理人,围绕宁德时代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布局,彼此的团队也一直在项目的获取、判断和投后赋能上保持非常紧密的交流。

2019年,上汽投资在投资圈中已颇具影响力,成功的项目也是硕果累累,为集团金融板块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此时,相较于上汽投资2011年成立之初,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也愈加完善,但同时竞争也愈发激烈。

陆永涛回忆,当时为了业务更好地发展,同时留住优秀的人才,上汽集团给了团队市场化改制的机会,最终将原本上汽投资核心团队改制成立了恒旭资本,以期将产业背景和市场化的机制联合,发挥“1+1>2”的效果。

实际上,外界一直以来对恒旭资本都有一个误解——认为这是上汽旗下的母基金机构。对此,陆永涛解释,因为在市场化改制前,恒旭资本团队管理的部分基金主要是采取“P+S+D”的打法,但其投资组合大部分是直投项目,本支基金同样也是直投基金。

而作为上汽私募业务的开拓者,恒旭资本难免会被拿来与兄弟机构尚颀资本作比较。其实两者之间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比如都是上汽集团旗下市场化投资平台,两支团队也都致力于通过市场化方式,协同上汽金控一起合力共创,呼应上汽集团转型升级,为集团创新产业链的发展作出贡献。

“因为是兄弟平台,所以我们与尚颀资本之间协同为主,互动也很频繁。两个团队间的差异更多源自团队自身的资源、背景和对市场及行业的认知。相对而言,恒旭围绕汽车出行生态圈投资,覆盖面更广。”陆永涛表示。

对于恒旭资本的定位,陆永涛提及了一个目标: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资本之一。在市场化机制和决策体系的保驾护航下,依托上汽集团整体产业优势以及上汽金控高效协同赋能整合投资人和已投项目的生态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获取财务回报。这一幕正在渐渐成为现实。

3年90个项目,收获8个IPO

如今的恒旭资本,已成为投资圈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3年时间,恒旭资本出手超过90个项目。这其中既有恒旭资本通过产业背景和资源能力获取领投方地位的明星项目,也有凭借前瞻性的行业认知,通过差异化的打法投资并赋能创造价值的成长项目。

梳理过往90多个项目,英创汇智给陆永涛留下深刻的印象。众所周知,汽车线控底盘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卡脖子一环,相关技术长期依赖国外供应商,而线控底盘也是智能驾驶感知、决策、执行闭环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恒旭资本一直在发掘这个领域的投资机会,英创汇智也在2021年进入到恒旭资本团队的视野之内。

当时,整个线控底盘市场基本被博世等外资企业垄断,国内大多数主机厂也不敢在底盘核心零部件上采用国产的方案,英创汇智只能在博世来不及覆盖的一些长尾客户上寻求突破。陆永涛当时曾预计,国产化替代会有一个曲折的过程,英创汇智要进入主流主机厂供应体系,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但出于对英创汇智正向研发技术的看好,恒旭资本还是在2021年10月果断出手。

时间证明,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随着芯片短缺危机的到来,保供成为主机厂的核心关注点,线控底盘国产替代进程大大加速。而只有拥有完整正向研发能力的公司,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替代方案,英创汇智便是答案之一。

如今英创汇智已成为国内出货量最大的自主线控底盘企业,今年ESC单月出货量可达20万套以上,并已批量供货东风、奇瑞、江淮、五菱等主流主机厂。与此同时,英创汇智这一年多来的估值水平同样得到了大幅提升。

近期,恒旭资本也迎来了IPO收获季,短短三年时间已经斩获8个IPO,其余被投项目中包括捷氢科技、儒竞电子、紫江新材、本松新材等也都取得了IPO进展。

现在氢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未来五年行业规模预计将提升数倍。在此背景下,上汽集团混改项目捷氢科技的融资吸引了超过100家投资机构的关注,投资额度争抢异常激烈。恒旭资本核心团队2014年起即在燃料电池领域进行布局,紧密跟踪燃料电池行业发展变化,为捷氢科技的孵化设立提供建议,恒旭资本也得以深度参与了本轮融资。今年6月底,捷氢科技正式提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并已获上交所受理。

通行宝也是恒旭资本一笔汽车出行生态圈投资的经典案例。时间回到2019年,恒旭资本观察到ETC能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并且相比视频识别和电子支付技术,ETC拥有识别率高、能实现不停车收费的优势。

当时部分投资人并不看好此类企业能够上市,但陆永涛与团队却坚定看好,最终在同年10月参与了通行宝A轮融资。此后恒旭资本帮助企业对接主机厂前装资源、停车场运营公司、保险公司,利用ETC客户优势以及场景优势,打通汽车出行生态,构建高速公路场景的保险产品服务体系,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今年9月,通行宝成功登陆创业板,一路陪伴的恒旭资本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恒旭资本的投资版图中,大消费与大健康赛道也有所涉及。外界有时也会疑惑这些领域与出行又有什么关系?对此,陆永涛表示,随着汽车从出行工具转变为一个移动出行终端,其生态圈也在不断扩大,“跨界合作”愈加成为行业共识。他分享了一个案例,恒旭资本曾在上汽的车主商城里做了一个用户分析,发现用积分兑换宠物用品的车主特别多。反过来看,如果车主能在上汽的商城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体验感自然会大大提高。

“我们希望通过投资,寻找能提升上汽产品体验感的标的,让客户切实地感受到品牌对他们的服务,以此提高上汽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增强用户粘性。所以我们会把触角延伸至出行生态、健康生态等领域。”陆永涛吐露了背后的逻辑。

一家产业资本的反思:

CVC不能总拿订单换投资

眼下,CVC靠着订单抢项目的一幕正在频频上演。

在陆永涛看来,投资和实业的关系如今更加紧密,具有产业资源的投资人对行业的理解往往更为深刻,能够多层次、多维度地帮助企业发展,所以更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

但他同时强调,恒旭资本从未想过要拿订单换取投资机会。“企业认可你能为它创造价值,合作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单纯拿订单进行交换既不市场化,也难以长期维系。”

陆永涛在很多场合都曾强调过一个观点:有资源不一定能做好投资,专业的机构要市场化,要具备整合资源的能力。他认为,目前中国大约有两万多家GP,大家都已形成一个共识,即未来GP一定会两极分化。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募、投、管、退都是GP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也许只有两类GP能够在市场上很好地生存下去——要么是专注于细分赛道,小而美的GP,通过押中一些非常优质的早期项目,获取高倍数的回报;要么是资源雄厚的头部GP,可以为企业整合资源、提供赋能。

但恒旭资本不单单借助上汽的产业背景。这一支投资团队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将生态圈资源的协同优势发挥到最大。每次投完一家企业后,恒旭资本都会主动为企业做投后赋能,让被投企业更早一些进入恒旭资本建立的生态场景,加深对产业的熟悉和理解,从而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加快他们产品的研发周期。

例如在投资国内知识专利产权龙头公司新诤信后,恒旭资本一方面借助公司对恒旭拟投企业开展专利尽调,提升专利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恒旭资本帮助新诤信对接恒旭已投企业,保护其专利权益,形成良好的被投企业生态圈。同时,恒旭资本也会将关注到的新兴赛道与新诤信交流,公司也因此能够领先竞争对手进行业务布局,抢占先机。

还有恒旭资本孵化投资的企业润芯微。当时恒旭投后服务团队帮助企业理解汽车行业标准,在车规级产品的采购、物流、质量、生产等各方面进行培训,润芯微团队也顺利完成了从手机软件研发向汽车软件研发的转型,最终获得两款车型的前装量产定点,实现了飞跃性突破。另外,恒旭资本也对接了LP政府资源,帮助润芯微获得非常优质地段的办公楼场地,目前公司团队已经整体搬入。“总体而言,我们会‘按需投资’,以CVC的视角来找项目,以VC的逻辑去投项目。”陆永涛补充说。

为了更好的构建已投企业生态平台,恒旭资本创设了“恒友汇”活动,定期将被投企业组织在一起互通有无,并会邀请上汽体系内或行业专家进行分享。“我们11月刚完成锂电池主题的恒友汇,集团领导亲自莅临指导,恒旭投资的诸多锂电池企业也都参与进行了充分交流,有些甚至直接促成合作,获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陆永涛表示。

每一次行业更迭都是一场淘汰赛

大量投资机会正在涌现

回顾2022年,新能源赛道火爆给VC圈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陆永涛与团队自2021年初就已经隐隐感受到变化——当时,新能源板块的估值无论在一级还是二级市场都开始上涨。

“这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陆永涛解释,碳中和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而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成为最具确定性和投资价值赛道之一。尤其在疫情等诸多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下,确定性赛道势必是投资机构中短期追逐的方向,这也导致了优秀新能源企业被市场追捧估值暴涨的现象。

不过陆永涛提醒,企业估值暴涨并不代表真实价值暴涨,机构在投资的过程中不应盲目跟风,而是要从产业投资人的角度理性看待估值,更加关注企业顺境下盈利能力上限和逆境下的抗风险能力。

对于接下来的规划布局,他认为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将会带来大量双碳领域的投资机会,恒旭资本的投资将主要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方面展开,重点关注拥有高增长空间的行业以及细分领域的新技术。从短期来看,团队会更加关注能源安全相关的领域,比如锂电、钠电、氢能、光伏、风电、储能、电网改革、资源循环利用等;长期投资也会关注核能、固碳技术及碳交易等方向。

另外,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深入,汽车赛道上将迎来新变局,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到达拐点,智能化是车企竞争的下半场,未来将迎来爆发性增长,软件将会深度参与到汽车定义、开发、验证、销售、服务等过程中,进而迸发出更多围绕车主的投资机会。“汽车产业链投资将演变为汽车生态圈投资。”陆永涛总结。

回望中国创投历史,每一次行业更迭都是一场淘汰赛。如今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有人向左,有人向右。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喧嚣褪去,中国创投江湖势必又有一批崭新力量崛起。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博,原文:https://people.pedaily.cn/202212/50523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