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国中资本的百亿VC「炼成记」

如今,迈过百亿规模之后,这个低调的创投国家队开始踏上新征程。
2021-08-05 17:10 · 投资界  刘凯程 刘全   
   

回顾上半年,人民币基金大额募资消息寥寥无几,而国中资本一举募资40亿元,一度引发轰动。

6月初,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西安)国中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宣告成立,首期资金全部到位,注册资本为40亿元,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深圳国中常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此,国中资本成为唯一一家连续中标托管两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实体基金的管理机构,累计管理规模突破100亿元。

这是一支向来低调的创投国家队。此前,国中资本于2015年中标管理规模为6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首支实体基金。这一次,新基金背后阵容同样盛大,还罕见出现了小米科技的身影,这也是小米历史上首次直接出资作为LP参与股权投资基金。

作为背后掌舵者——施安平博士,出身深创投集团,当年肩负重任组建了国中资本团队。曾做过大学老师的施安平做起VC也是一派学者风范,自成立第一天起就给团队奠定了“研究先行、投研结合”的底色,迄今收获了12家IPO企业,1家完成注册待挂牌IPO企业,还有8家企业实现并购退出,预计今年申报IPO企业将达到28家。如今,迈过百亿规模,这个低调的创投国家队开始踏上新征程。

一举募资40亿

国家力量助阵,小米首次出资做LP

回顾募资历程,施安平介绍,国中资本40亿新基金由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母基金出资13.33亿,社会化资本则是一串长长的名单:西安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西安高新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泓鑫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开源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南京浦口智汇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浦高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LP,参与剩余部分的出资。

对于小米科技的加入,施安平透露,国中资本此前就与小米在多个项目上合作,随着后者官宣造车,双方认为在小米生态链上存在更大的合作空间,于是一拍即合。“当时我们和小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战略研讨,梳理了双方在产业融合上的协同资源和发展机遇。最终,小米集团决定出资。”这一次,是小米历史上首次以LP的身份参与股权投资基金

在人民币基金普遍存在“募资难”的情况下,“不是谁给钱,我们都要”,在施安平看来,是否认同国中资本的投资理念和打法,关系到基金管理人能否和LP长期、稳定地走下去。此外,出资方的资产规模也是影响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更重要的是,国中资本这一次希望找到能在区域经济、产业链上形成利益协同的LP。正如引入小米一样,基于对“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前瞻布局,国中资本此次获得了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后者归属于鄂尔多斯国资委。

鄂尔多斯能源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太阳能和风能超过1000万千瓦,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全行业都在注重绿色经济发展,国中资本有这样的LP进入,有利于我们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国中资本把新基金注册在了西安。施安平直言,以科创板为代表的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强调上市企业的硬科技成分,而西安历来拥有众多实力不容小觑的军工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西安高新区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硬科技企业,竞争优势十分明显,“西安市政府在此期间给予我们的巨大支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基金招商”似乎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的共识,大到省会小到区县纷纷成立母基金,动辄百亿元人民币规模。施安平坦言,这一现象理论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募资难”的问题,但也需注意,如果没有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经济结构,过度强调出资放大比例和返投地方的比例,很容易使地方政府陷入“逆向选择”的风险之中。

正式运作五周年

执掌百亿资金,斩获12个IPO

从成立时间上来说,国中资本算得上是后起之秀。

2015年9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经过完全市场化的公开竞争,同年12月,由原深创投集团副总裁施安平博士出任首席合伙人、CEO的国中创投(国中资本前身)中标管理6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首支实体基金。

施安平的履历十分丰富:西安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后,还曾做过大学教师。2001年,施安平踏入创投行业,几乎见证了中国创投从蛮荒时期到渐渐成熟的历史变迁。在成立国中资本前,他在深创投集团担任副总裁一职,根据集团领导班子分工,分管投资决策和基金建设工作,投出了一系列明星案例,堪称一位创投老兵。“首期基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中锂新材。”施安平记得,在持有一年多之后,上市公司长园集团完成了对中锂新材的并购,国中资本实现400%的投资收益率,首战告捷。

随后对迈瑞医疗的投资,让国中资本声名鹊起。2016年3月,施安平注意到迈瑞医疗刚刚以33亿美元完成私有化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正寻求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于是,他迅速主导了对迈瑞医疗的投资,出手迅猛。2018年10月,迈瑞医疗成功登陆创业板,国中资本由此斩获成立以来的第一个IPO,回报颇丰。

走过5年历程,国中资本管理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首支实体基金已经投了145个项目,投资金额达51.9亿元,涉及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其中,嘉元科技、荣昌生物、斗鱼网络、泽璟制药、仕佳光子、深水海纳等12家企业陆续成功IPO,还有8家企业实现并购退出,IRR达到33.76%。

如今,国中资本又获任管理新的一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从2020年7月份发布第一批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公告到2020年8月25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共收到181家管理机构的申报材料,经过一系列材料审查、组织现场答辩、反向尽职调查等,共有8支子基金成功入围,其中国中资本以第一名的总成绩中选。

“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说,既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施安平认为,无论是从历史业绩如DPI、IRR等数据,还是行业公信力、专业化程度来看,国中资本都具备独特的优势,然而,从181家机构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却是他始料未及的。本次招标,行业里中资和外资几乎所有头部机构都参与了竞争,最终入选GP比例仅为4.4%。他总结,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希望选拔一批深刻理解中小企业发展的GP,撬动社会资本,使得更多资本开始关注中小企业。

作为百亿基金的掌舵者,施安平一路走来有颇多感慨。他称自己为“古典投资人”,不追求挣快钱,而追求在价值投资的同时,和企业共同成长。他信奉“不追风、不搭车、不着急、不眼红”的投资理念。施安平强调,“研究先行、投研结合”,国中资本早期精准狙击的项目如今进入回报期,仅今年下半年,就将有28家被投企业准备申报上市。

研究先行,做擅长的事

按六大产业链布局

一路走来,国中资本渐渐形成一套独特打法,施安平总结成一句朴素的话:把握发展趋势,提前做好产业布局,等风口来。沿着这样的逻辑,国中资本团队早几年就开始布局国产芯片产业链,捕获了一个标杆案例——华大九天

这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EDA企业。所谓EDA,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是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软件,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如果把芯片设计比作是作画,EDA软件就相当于画笔,而光刻机和其他半导体设备涉及的是批量复制“打印”成品的环节。所以说,芯片诞生的源头——EDA软件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光刻机。

“以前,海外巨头垄断国内芯片研发的‘画笔’,占据90%以上的市场。”施安平回忆,当年投资华大九天的时候,这家企业规模还很小。彼时一些同行听说国中要投华大九天,并不看好,原因很简单——这相当于投了海外三大EDA巨头的竞品,市场上现有的产品便宜又好用,甚至可以用盗版软件,何必从头开始研发呢。

施安平却完全不认同这种观点,“中国人手里没有自己的EDA,这是不可想象的,别人一旦不卖‘画笔’给你,任脑子里想得多么丰富多彩,也难以表现在纸上。”

2017年12月,国中资本拿出数千万元战略领投华大九天。此后,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和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发展大势,华大九天迎来翻盘,发展转入快车道,国中资本也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加注,连续投资了三轮。2021年6月21日,华大九天申请创业板IPO获受理,此时它已是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一的本土EDA企业,打破了国际三大EDA巨头新思科技、Candence和西门子的垄断,外界熟知的中芯国际京东方等都是其客户。

此外,国中资本还深入半导体材料、设计工具、设备、设计、封装测试等环节,在各产业链环节都有所布局。“我们投资了一家做光刻机核心部件双工件台的企业——华卓精科,除了ASML,它是世界第二。我们认为,无论企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继续坚定地支持企业发展。光刻机是我国解决芯片产业“卡脖子”难题必须攻克的关键环节,我们相信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华卓精科的双工件台也一定会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迎来更快的发展,为彻底扭转芯片产业受制于人的现状,作出更大的贡献。”

至此,包括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国中资本已经在智能汽车、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企业服务、新消费等六大领域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现在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很火,但其实2016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就已经火过一次了。当时,市场泡沫十分严重,拖拉机、农用车装上电池就号称是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没有一个,国家补贴倒骗了不少。”施安平回忆,国中资本见证了那一段疯狂岁月,后来笃定先投关键技术,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到电控、电机、自动驾驶决策系统,总共投了20多家企业。其中,国中资本投资的锂电池铜箔企业嘉元科技成为科创板开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之一。

新消费,是国中资本近两年重点关注的赛道。在施安平看来,今年新茶饮、烘焙、低度酒、拉面等消费品类大受追捧绝非偶然。随着国内餐饮供应链走向成熟,新兴消费群体不断涌现,现代营销网络愈发深度触达,以及新冠疫情影响下消费习惯的转变和门店连锁化趋势,共同造就了眼下这一片消费投资壮观景象。

“举个例子,现在新疆的新鲜水果可以一天之内抵达深圳,制成新鲜茶饮,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那时没有完善的冷链,原材料在运送中途就坏了。”施安平透露,国中资本已经投了一批餐饮连锁、运动服装、健康食品、母婴用品和潮玩项目,未来有希望成为爆款。

在施安平规划中,新一期基金投资仍着眼于上述六大产业链,而一期基金的好项目,二期基金将跟进投资。与此同时,国中资本也适度“做减法”,聚焦精力和资本,“要做团队擅长的事”。

“有些创投机构可能可以靠资金体量创造出一个风口,我们更聚焦靠真功夫发掘别人没看到的机遇。”施安平不由地感叹。

志存高远 追求经典

放眼创投圈,一个永远难以避免的问题就是遭遇“抢项目”,每个投资人都担心自己谈好的项目被截胡或者被抬高估值。今年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上海本土新晋咖啡独角兽Manner,短短6个月内完成四轮融资,连一些头部VC都没挤能进去。某知名VC合伙人曾公开调侃这类现象:“今天都是投资人求着创业者说,你拿我的钱吧。”

施安平对此深有同感。不久前,国中资本准备投资一家疫苗企业,团队花了心血做完尽调,项目终于通过了投委会,没几天就有同行机构打听到这一消息,提前把资金汇给了这家疫苗研发企业。“他们合同都还没签,直接打钱,估值还涨了很多。”

施安平略显无奈,国中资本团队经常遇到这种事情。不过他依然坚信,只看估值高低选择投资人,往往容易误导创始人。“钱只是个媒介,更重要的是这家机构背后能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和投后服务。”施安平印象深刻,2020年国中资本曾协调政府资源,组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20多家被投企业,走进某汽车央企生产基地交流学习。

须知道,国内汽车产业链十分封闭,普通企业要想打进头部整车厂商的供应链十分艰难。然而,经过国中资本的“牵线”,当地政府有意在该汽车央企附近划一块地建设一个汽车产业园,方便国中被投公司与该汽车央企进行产业链合作。“国中资本通过对产业政策的专业研究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帮助相关投资项目企业,找到与地方政府重点支持发展方向的结合点,实现多方互利共赢。”施安平总结。

对外服务质量是对内管理水平的延伸。国中资本团队内部强调全员学习,做深产业研究。目前深圳总部有博士后工作站,已经有4批博士后入站,每年有5、6个博士后进站开展研究工作,按六个产业开展研究。身为掌舵人,施安平同样在日常中花了大量精力进行知识更新,及时学习前沿技术及理论。作为曾经的大学教授,施安平还在国中资本内部亲自指导博士后,进行产业学术研究。“做投资,一定要保持好奇心,打破认知边界。”

除了做深行业研究,也要向同行学习。施安平表示,美元基金历来“投早、投小、多轮投、重仓投”的打法有着积极借鉴意义,国中资本也在不断完善,形成更成熟的投资体系。现在,这家年轻的创投机构迈出了第一步,“以前我们叫国中创投,现在改名国中资本,希望从创投延伸到更广泛的资管平台,例如涉足并购基金、S基金,美元基金也在考虑之中。”

亲历了中国创投浮沉变迁,施安平提出了国中选择项目的新标准——项目投资要努力争取“一十百千”的爆款项目,即一个项目有十个亿以上的收益,一百倍以上的回报,上市之后达到一千亿以上市值。“多年下来,做VC这一行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能看到自己所投的企业一步步成长为行业龙头,这种感觉就像我做老师那时看见学生获得成长一样。”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凯程 刘全,原文:https://people.pedaily.cn/202108/475610.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