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200年的历史里,股票的实际价值上涨最多,75万倍,债券其次,黄金一直都很保值,而货币一直在贬值。
有一段时间天天盯着这图看,通过这张图,我意识到一个事情,就是任何资产的投资收益其实可以分拆成三部分的。
一、自身产出,就比如企业的利润,房子的租金,债券的利息这些。
二、通胀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三、价格的相对波动,这点主要受到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而且把投资收益拆分开后,有些东西会变清晰,比如我意识到这三个部分的重要性是有不同的。
1、长期而言,资产的自身产出水平和是否具备抗通胀能力对一类资产长期的收益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两是复利的,是能对价格产生指数增长的。在复利的作用下,7%的增长积累20年能达到75万倍。1.5%的货币贬值速度积累200年能把1美元变成5美分。
2、供求关系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产生很剧烈的价格波动,但只要观察的时间一拉长,供求关系导致的再大的价格波动,都会变成了复利曲线里一朵小小的浪花。当然,对于短期的收益而言,正确理解价格波动很重要。
后来我就试着把一类资产的自身产出水平,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抗通胀能力,看成这类资产的长期潜在的配置价值。
讲了那么多理论,我就说几个我真实的决策案例。
我个人觉得2010~2014年的这段熊市是资产配置思维在一部分中国股民心里觉醒的年份,因为这段时间里很多非股票类的投资品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直接导致投资者的思维比以前开阔了很多,里面有一些特别优秀的投资者比如@david自由之路 ,靠着这段低风险类资产的黄金时代赚到了大钱,还启蒙、带动影响了一大批人对资产配置的思考。
所以我*个讲就分级基金A类和股票之间的比较。
这是银华稳进这只老牌分级基金A份额的走势。2011年的时候,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价格暴跌。那时我就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当时在同事内部推荐大家关注这类产品,还推荐给我的亲戚,但很少有人能听懂。
现在再回过头看,我当时就是非常典型的大类资产间的比较思维。
1、当时分级A的自身产出——9%以上的年利率;
2、价格波动的预测,保守乐观的情况下5内年还可能获得26%左右的波动收益。
一个机会好不好,一类资产要不要重点关注,除了心里要找到一杆秤,把什么东西放到秤上也很重要。
2011年当时我最重要的对比对象就是股票,而那个时候股票的相对吸引力显然是比不过这类低风险投资的。
这种对比会影响两件事情:
1、我新增加的工资收入是继续投入股市还是低风险类市场?
2、我的部分持股的吸引力是不是不如低分险类产品?有没有必要调整?
第二个真实决策案例
雪球最近都快从一个证券投资论坛变成一个房价讨论的论坛,可见房价话题对整个社会影响之大。
对于房价,因为我的一些成长经历中发生的一些极其不愉快的事情的原因,导致我一直对买房有一种强烈的偏见(这种偏见是错的)。但现在让我再仔细想过去的一些想法,肯定是不理性的。
我试着去理性地思考一下房价。大约十几年前,我父亲买房时的环境是这样的:
那个时候的投资环境,对于老百姓,如果钱不用来买房,其实最主要的储存方式是银行存款。
3.6%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显然比不上当时超过5%租售比的房子。
如果当时不存银行存款,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炒股。
但在整个2008年以前,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这也是A股长期沦为一个政策市,概念炒作盛行,牛短熊长的重要原因。
所以十几年前,房子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衡量,都是非常优质的资产。
到了2014年初,我自己也面临成家立业买房的问题,但同样的思维,同样一杆秤,到2014年,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当时自己的大部分积蓄都在股市,如果买一套好一些的房子,必然面临一个问题,需要卖股票付首付,这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挺关键的资产配置决策。
站在2014年的时候看,对于大多数普通人,买房依然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这种比较优势已经大不如前。
一方面是房产自身收益率的下降,过去几年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房租的上涨速度,导致房屋的租售比在不断下滑。
第二是其他投资品收益率的上升。就比如股票,当时的A股处在历史性低位。我们的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也能达到8%~10%的水平。银行也都出现利率比存款更高的理财产品。所以说房产的比较优势远不如10年以前。
这就像一杆秤,秤的两端其实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所以最后的在这个关键资产配置决策上的决定是,利用自己和父亲的公积金和公积金贷款,购置了市区内一套含不错装修的小面积房子,买了房,也没有卖股,甚至没有花费太多流动资金。这个决定放到我个人,事后看,虽然房价大涨,但也因为股票资产部分赶上了15年牛市并保住了牛市的大部分利润,最终结果依然是好的。
第三个案例是港股的投资。
2016年初,雪球中一个群体有非常明显的倾向,就是利用港股通开通的契机,把股票资产和研究精力,向港股市场转移,我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一个改变。
道理也完全是资产配置比较权衡的这一套。
当时,AH溢价指数达到140%,意味这作为一个整体,A股比港股贵了40%;
如果仔细看其中的个股和版块,这种差距更大。
这就意味着,在投资者的眼里,大家都是会生蛋的母鸡,但同样的价格,港股这只母鸡更能生。
虽然低估并不是上涨的条件,但从长期配置价值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比较如同上面所有的比较一样,决定了两件事。
1、作为长期投资者和资产配置者,我们是否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港股市场?毕竟研究精力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2、对于股票类资产,我们是否应该开始像更低估的港股市场做一些倾斜?
这是一种不完善的思维,但这种思维是开放的。
我说的比较思维,还能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去年雪球的嘉年华,我很敬仰的@sosme s大说了一句话:“牛市是用来兑现利润的。”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牛市是用来兑现利润的。
其实所有具备成熟投资思维的市场参与者都会得到类似的结论,我的资产配置思维脱胎于投资思维,所以整个2015年我也是一直在逐步“兑现利润”,而非追涨上杠杆。
2014年初的中国股市,从长期资产配置价值的角度看,和2015年的中国股市谁更高?
显然是前者,企业基本面的变化不可能在短短一两年内发生几倍十几倍的变化,但股价可以。
所以如果一个人2014年底有80%的股票比例,2015年时这个比例显然应该比80%低,而不是更高。
同理,一个人2014年如果有40%的股票,如果沿袭一直的态度和性格,那2015年这个比例应该是要比40%要低的。
因为天平的一端,由于股票价格的快速上涨,自身产出率的下降,股票的长期配置价值相对于其他资产,是变得比以前更低而不是更高。
这其实也解释了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牛市不买,熊市不卖。”
资产配置很需要一个开放性思维,还体现在这么几点:
我们所处的金融市场变化很快,新的东西不断出现,比如期权,期货,三板,四板,国际版。
我们所处的环境在不停变化,去年非常优质的资产今年吸引力就可能下降。
去年的A股的明星可能是分级A,今年是港股。
明年可能开始有人投资非洲,东南亚(只是可能,勿吐槽),全球化配置也是很明显的趋势。
中国也可能出现资产证券化产品,甚至像美国一样出现大量衍生品。
我们的新三板市场就是现在的一个巨大投资盲区,也是可能捡到金子的地方。
所有这些,对于大部分证券参与者,可以用“不懂不做”敷衍过去。但对于一些希望捕捉到机会的投资者,就需要一些思维方式去指导我们接受这些新的事物。
而我们的投资视野不断变宽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面临资产配置决策的过程。
最后,以上的所有都只是飞泥我个人的经验之谈,而且思维中有很多漏洞,也并不完整,再多时间的演讲也只能说一漏万,大家借鉴就好。
但资产配置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比如为何要适当分散?不同资产之间的不相关性?比如再平衡行为是如何利用波动产生超额收益的?这些都很有意思但今天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地东西。
今天讲的东西,主要是我对大类资产选择和筛选过程的一些有限的思考。而这些思考也都是从我“投资理念”的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甚至可以说,资产配置只不过是将投资的理念,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而已。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财经记者圈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