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消息 7月12日凌晨0:34分,尊敬的“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0岁。
风险投资至少有三个意义:
第一,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因为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不可能都让政府出钱支持,没有抵押或担保,银行也不肯贷款,科学家自己又出不起那么多钱。而风险投资的做法是成功了大家分享盈利,失败了大家分担损失。
“一号提案”
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时任中央民建主席的成思危先生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史称一号提案。
17年前,成思危先生这一纸提案,自上而下地开启了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大门,掀起了第一波中国历史上第一波高科技产业投资浪潮。
仅此提案,足以载进史册。成立风险投资研究院,创办风险投资杂志,出版风险投资年鉴,建立网站等等,成思危先生为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奔走呼号,尽心竭力。
正是因为成思危先生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他本人也因此而被媒体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成思危先生早年在美学习,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早有体会。 1997年9月,在武汉到重庆的轮船上,成思危主持召开了一次以风险投资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规模虽不到100人,但美国花旗成长基金、穆迪公司等都派人来参加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条件基本成熟了。这次研讨会的主体内容被写进了“一号提案”。
“一号提案”点燃了中国风险投资的热潮。1998年到2001年,中国风险投资蓬勃兴起,大量风险投资机构应运而生,一路为中国创新创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创业板之父
从1999年到2009年,创业板10年开启路一波三折,成思危是最坚定的支持者,审时度势且每每在危局中破题推动。
199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适当时候在现有的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块。
2000年10月,深市停发新股,筹建创业板。2001年初,纳市神话破灭,且国内股市频传丑闻,成思危建议缓推创业板。
3年后,成思危提出“三步走”的办法建立二板市场,先参照主板的条件设立科技板块,然后降低门槛、扩大容量,最后建成创业板。
2004年,深圳中小企业板开盘,成思危在开板仪式上的讲话中提出要逐步向创业板过渡。
最终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开启,大量新兴科技公司完成IPO,中国本土风险投资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退出。
当新经济浪潮汹涌而来之时,成思危以他渊博的学识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及时为国人布道启蒙。
风起于未动,
云拨于未明,
引先念,
辟鸿蒙,
大丈夫洞世开先。
谋远虑,
成思危,
士君子尽心利济。
——《投资界》愿成老先生一路走好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李梅,原文:https://people.pedaily.cn/201507/201507123854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