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软银中国华平:医疗服务面向农村和高端 投资不跟风

“国外的同行也在不断提醒我们,目前欧美的经济环境对中国的投资会有影响。”谈到LP对目前投资局势的看法,华平介绍道;但另一方面,他也很有信心,市场低迷,恰是投资的好机会。
2012-11-13 07:43 · 投资界     
   
 今年8月初,信息安全整体方案提供商上讯信息,宣布完成了由软银中国领投的B轮融资,软银中国主管合伙人华平加入董事会。

  进入中国12年,作为一家老牌的国际VC,软银中国因投资阿里巴巴、淘宝、分众传媒等众多明星企业一举成名。在2005年之前,软银中国所投项目的80%左右都集中在IT领域;从2005年起,软银中国在投资战略上进行了较大调整:开始加大对非IT领域的投资,将很大比例的资金投向了医疗健康、清洁技术领域,并将消费、制造、农业等相对传统的行业也纳入了投资范围。

  一直以来,软银中国低调投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得益于其合伙人及团队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对项目公司的独到判断。

软银中国华平:医疗服务面向农村和高端 投资不跟风

软银中国主管合伙人华平

  医疗服务面向农村和高端 重视生物制药

  在2000年加盟软银中国之前,华平曾在西门子工作7年,担任研发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管理角色。期间,他开发的许多新技术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华平本人拥有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学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管理学院的MBA以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博士学位。

  作为主管合伙人,华平非常注意行业趋势及市场细分的研究,在他平和理性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敏锐、深邃的心。

  今年6月14日,清科集团“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高峰论坛”上,华平曾指出,医疗器械市场其实已成为红海。这是因为经过最近三四年的发展,医疗器械行业走过了三个阶段:早期的模仿、后来的本土化、现在的走向世界。华平称,“早期模仿国外的企业、产品,相对来说比较中低端,这样一批企业已经成长出来了,其代表就是像迈瑞理邦仪器这样快速成长、盈利、在国内拥有强大管理团队的医疗设备公司,它们不光在中国有竞争力,也不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进入了欧美主流医院和主流市场——迈瑞理邦仪器等国内领先的企业超过50%的销售都从国际市场来,目前品牌也已经打响。”理邦仪器在2011年4月已经成功IPO。

  “早期医疗器械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新’的模式,已经竞争得很厉害,中低端、壁垒不高的细分行业的医疗器械已经成为红海。”华平认为,现在这里面投资机会不是很多,因为已经发展成熟了。“企业要想在中国立足,需要更多新技术的研发,包括新材料、新应用,设立更高的竞争壁垒。”为此华平比较看重医疗器械领域利润高的“切口”,比如介入、植入的设备,像心脏起搏器这类。还有覆盖高端人群的高端医疗设备,像外科手术器械企业派尔特这样,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公司。

  软银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始于2006年,关注点除了医疗器械,还有医疗服务生物制药。“最近政策允许外资和民营一起进入医疗服务,这样孕育和衍生了很多机会。现在医改,医疗走向社区化、农村化,像这种新兴市场,高成长企业的竞争优势比较容易体现。所以我们的投资方向也走向社区和农村、走向高端。从服务类别来讲,我们看重的领域包括综合医院、连锁诊所、专科医院、家庭医疗和第三方外包医疗服务。”

  第三方外包领域,软银中国投资的公司包括迪安诊断,医疗连锁服务领域投资的公司包括爱视眼科。迪安是国内领先的提供整体服务的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是国内最早从事基因诊断技术研发和服务的专业公司之一。迪安围绕临床医学检验的全面产业化思路,提供包括临床医学检验服务、医学检验产品销售等全方位产品,已在杭州、北京、上海、南京、温州、济南、淮安等地设立分中心,市场覆盖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地区和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带,并以此辐射整个中国。2011年7月,迪安诊断已经成功在中国A股上市。

  华平认为,围绕着家庭市场,以鱼跃为代表的家庭诊断类产品也很有前途,“这种本土化的服务依然是蓝海,例如社区的电子设备、仪器等,仍有成长的空间。”此外就是医疗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切入,比如说远程医疗、后端服务,这会让很多公司冒出来。”

  至于生物制药,软银中国过去关注的不多。随着中国大批有经验的海归人才的聚集,资金的大量投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完善,华博士认为生物制药已开始凸现投资机遇。随着全球药品专利保护到期的高峰来到,me-too、me-better药物是我国新药研发的重点。“现在比较重视新药的研发和仿制药,包括中药,包括围绕制药的产业链上面的公司,这里面我觉的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华平认为,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历程:原料药是本土企业萌芽阶段,仿制药是本土企业壮大规模阶段,创新药是本土企业价值链上移阶段,而生物科技公司是创新医药的驱动力。

  医改、城乡医疗服务和老龄化都为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软银中国对医疗健康产业非常关注,为此已经专门搭建了一个具有三位合伙人的专业团队,除了主管合伙人华平,还包括具有外科医生背景并具有丰富投资行业经验的合伙人赵刚,以及具有制药公司背景和资本运作经验的项目合伙人宓。华平认为,医疗行业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我们在专业知识和资源方面的储备已经完成,正因为团队建设的完善,才使得我们能大规模投资医疗行业。”


  完成新基金募集 历经风暴投资不跟风

  软银中国之前运营着三个美元基金和多个人民币基金,今年已完成了新的一支美元基金的募集。在目前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华平很感谢LP的支持,但不会因为市场环境低迷而放慢,或因为新基金的成立而加快投资速度。华平对软银中国投资的风格理解为,“我们从未缺过钱,按照我们对市场判断的既定方针一直向前走,不跟风投资。”

  “国外的同行也在不断提醒我们,目前欧美的经济环境对中国的投资会有影响。”谈到LP对目前投资局势的看法,华平介绍道;但另一方面,他也很有信心,市场低迷,恰是投资的好机会。

  自2000年成立以来,软银中国曾经历互联网泡沫、2008年金融风暴等起伏的经济环境,都一直保持着优秀的业绩。华平认为,低迷的环境下看企业更加谨慎一些没有问题,但软银中国本身其实不需要特别担心,由于历史上经历和对应过多次市场的起伏,软银中国对现在的局势有足够的把握和驾驭能力。

  在电子商务领域,软银中国投资了国内第一批企业,例如阿里巴巴、淘宝等。之后很多投资机构开始疯狂投资电商时,软银中国反而沉寂了很长时间。“我们对电商没有排斥,但当市场太疯狂时,尤其是像团购这样缺乏商业模式的公司,我们不投。现在电商优秀的企业已经显露,我们会继续在这个行业寻找并投资好项目。”华平称。

  “一些好的电商模式正在快速发展,”软银中国投资总监周晔表示,大潮退去后,发展不好的公司融不到资金了,反而更容易挑选优质的企业。

  从最开始的外资VC,到2007年开始管理第一支人民币基金,再到后来增加至多支,软银中国现在已经成为真正落地的“中国通”机构。华平指表示“我们不光是一个外资品牌,我们现在管理的资金50%是美元,50%是人民币,80-90%投资企业的IPO方向是国内资本市场。

  “本土人民币基金成长快、投资力度大是很好的事情,说明行业在成长。”华平认为,虽然现在VC/PE市场的参与者增多了,但经过大浪淘沙后,优秀而成熟的机构将会成为行业中持续的中坚力量,而跟不上成长形势的,最终将被淘汰。

  谈及目前资本市场上险资、上市公司及明星参与PE的现象,华平认为,PE是个很大的市场,“各路神仙”都有展示的机会。但不管是谁,都需要在行业和企业判断上有独到之处,软银中国也愿意跟大家一起合作。

  对于目前投资的心态,虽然在投资领域历练多年,华平却谦虚地表示,现在投资的心态一如十年前,希望能不断地向企业家学习,挖掘新的团队。

  “为什么他们会选择与软银中国合作?因为软银中国已经成功投资了多家公司。我们的投资理念是以企业家为主体,为企业家提供更多帮助和资源。软银有很多合伙人都是技术出身,与企业家有更多共同语言。”最近行业内常常在讨论投资人与企业家是合作伙伴还是互相博弈的关系,华平认为,软银中国的理念很简单,就是帮助企业家成长——“希望有机会帮助优秀的企业家,一起孕育伟大的企业。”他说。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ople.pedaily.cn/201211/2012111233831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