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12月9日消息,由清科集团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上海召开,富达亚洲风险投资合伙人陈连勇在会议上表示,富达亚洲目前专注两个方向,分别是高科技和医疗健康,其中50%的资金都投在医疗健康领域。陈连勇认为,中国应该走创新药的道路,借助在制药方面卓有成就的华人,共同研发副作用小、疗效好的药。
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陈连勇:各位好,我叫陈连勇,是富达亚洲风险投资的合伙人,我们的母公司是在国际上非常著名的退休基金管理公司,大概有18000亿美金的盘子,我们是他们的分支,专注于在中国的投资,在中国已有大概15年的历史,投资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成功的案例的比例是非常高,在医疗健康领域,我们在方方面面都有一些平台性的投资,最早的还是投外贸服务,现在已经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非常成功,但是在这之后,又在妇女健康领域投资了北京的英首利公司,在疫苗领域也是和人的健康、食品安全紧密相关的,我们投了上海的一家动物疫苗公司,最近的一两年,我们在新药的创新、研发方面也做了一些投资,今年年初的时候投资了一家公司叫做华药,我们的基金现在专注于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高科技,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医疗健康,大概有50%的基金会投在这个领域,谢谢。
陈连勇:我们对中国医药行业总体的看法是这样的,中国市场和工业基础大概从历史联系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在仿制药方面,这也是医改的重点,全国老百姓应该可以用上既便宜又好的药,所以在仿造药方面中国已经有相当不错的基础,可能从质量方面将来有待于提高,这里有很多公司也在开始做一些工作,在这个领域我们并没有花很大的努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创新药,在国际上来讲投入都很大,大的制药公司在这里每年要占销售额的15%-20%投入到研发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大概是十年,因为有很多难言之隐,也就是说产出非常的小,我觉得这里有方方面面的原因,首先是风险比较大,再往下走的话,再找到比较好的把点比较难,投入应该更大,能做出新药的几率会更小一些,从中国的角度来讲,这方面的基础还是非常差,最近要看一下中国政府国家层面投入了很多,在里面要投入上百亿的资金来做创新药,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现在有很多在国外非常资深的华人,在制药方面也有很多建树,现在慢慢地往国内走,很多大的制药公司在国内大概投入了十年的历史,有一批人才脱颖而出,我们的看法是中国一定要走创新药这条路,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庆幸的,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老百姓可以用到负作用小,疗效好,是进口一半价钱的药,这些药一定从中国本土这批精英研制出这种药,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说是比较超前地往出迈了一步,在去年投了一家公司叫做华安Medicine,这家公司实际上并没有药,这个团队是在中国最先开始投资的罗氏,作为研发的总监,回国已经很多年了,我们把他请出来一起共同成立这家公司,由于金融危机,药越来越难找,在海外很多搞研发的公司,有很多研发的成果,有很多药做到一半,我们用这个团队到海外去找到这些我们认为是有前途的药,把他们拿到国内来,现在国内做医药研发的大环节已经是非常好了,各个方面没有必要自己再去重头做重复的工作,可以把国内国外一半的药拿回来,在不同的阶段找到国内了解到的最好的,能够提供这番服务的,把这个药做到上市的阶段,所以这是一个新的模型,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个尝试,但是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通过这个模型,把新药研发的路程缩短,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情。
蒋晓冬:最后我想用很短的时间让各位嘉宾讲一下,现在IPO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07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A股就更不用说了,也是迎来了黄金一年,我们发现在医疗健康产业的企业,特别是在海外上市方面,国内当然也有不少,但是总体来说还不是上市的主流,我们刚才说产业很大,发展前景也非常好,今天在美国上市的大部分企业,除了两家以外大部分是IT、互联网、消费类的企业,我们什么时候能迎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IPO的春天,你们觉得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迎来这个春天,你们未来五年最看好在医疗健康产业里,你们最看好是什么方向。
陈连勇:我想医疗行业海外的市场,从国内的市场来讲我想会有更多的医疗产业的公司IPO,从创业板来讲现在只有上百家公司,据说要到一千家,这里对于行业技术的门槛要求也比较高,做药的,做器械的,做医疗服务的,这里技术的成分是蛮高的。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ople.pedaily.cn/201012/201012062018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