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熊晓鸽回顾去年投资过热 警惕今年“青黄不接”

2007年2月2日,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做客搜狐《第一访谈》,回顾了IDG在中国26年历程,并对2007年投资、创业行情进行了预测。
2007-02-05 00:00 · 搜狐网     
   

        2007年2月2日,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做客搜狐《*访谈》,回顾了IDG在中国26年历程,并对2007年投资、创业行情进行了预测。   

        熊晓鸽认为,2005年和2006年的中国投资有过热之嫌,这对创业者而言是一个天堂,能够很容易的拿到资金;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却未必就是天堂,因为他们需要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判断、研究自己关注的项目。    

        而且,熊晓鸽还认为,由于大量资金快速投向市场,可能导致风险基金投资后劲不足,“青黄不接”。   

        IDG的丰收年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熊总给大家谈谈IDG的06年和07年;风险投资行业的06年和07年。熊总曾经说过,2006年是IDG大丰收的一年,那么在过去一年,都有哪些收成?   

        熊晓鸽:对于风险投资来说,所谓丰收就是有多少退出,有多少公司上市了,有多少投资的公司回报收入了,这就叫丰收。去年我们有两大重要的退出,一个是远光软件在国内上市,第二个是如家在纳斯达克上市;此外,我们还有部分退出,如搜房网,澳大利亚电讯买了我们在搜房网51%的股份;此外还包括投资中通服,目前已经在香港上市。在这些投资中,我们都取得很高的回报。   

        丰收的第二个意思,是指你(投资基金)融了新的钱。在2006年除了IDG传也投资基金自己还继续投之外,还和美国最成功的风险投资之一ACCEL基金联合搞了一个IDG ACCEL中国成长基金,从专业的投资机构融了2.9亿美元,再加上一些很有影响的个人基金,总共拥有资金是3.12亿美元。我们投资的资金来源也多元化了,现在IDG ACCEL除了IDG、ACCEL之外还有40多个投资机构在里面,而且这个基金的名字叫“成长基金”。也就是说,我们投资的项目规模比原来的更大了,这是第二个丰收。   

        第三个,我们投资的领域跟原来相比有很大的突破,过去我们主要是投TMT(科技、通信和新媒体)行业的,如家说起来是传统行业的快捷经济型连锁酒店。   

        第四个丰收,是退出的渠道的增多。过去我们如果想要退出,要么通过股权转让,要么去海外上市。我们投资的远光软件是在国内中小企业版上市的。   

        主持人:好像还有一个中通服,在香港上市的。   

        熊晓鸽:那个算是06年底上市的,所以说去年丰收太多了。   

        主持人:每个项目大概赚了多少钱?   

        熊晓鸽:这种退出赚了很多钱。但是以上市的方式退出,并不意味着钱马上能拿到回报,上市后股票有一个锁定期,现在还不能说钱拿回来的到底是多少。不过通过卖一部分老股可能拿回来一部分钱,搜房就拿回来一大笔钱。我们的股份卖出去10%多,现在还有不少。因此,很难用钱立即衡量出赚了多少钱,对风险投资来讲,只有到了真正退出的时候,才能知道你这个项目赚了多少钱。   

        主持人:上市之后有没有风险?   

        熊晓鸽:当然有风险,但是风险比较小了,目前来看还没什么风险。首先这些公司都很强,上市以后的表现非常亮丽。如家、远光软件、中通服都特别好,搜房虽然出卖了一部分股权,但我了解到他的经营越来越好,上一个季度效益特别好。   

        主持人:我记得去年还获得一些奖项。   

        熊晓鸽:去年清科一共设立了16个奖项,IDG得了其中的8个,得了年度*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人,等等。他们搞的年度*投资公司搞了六年,其中五年我们都被评为*,只有一年被评为第二。在这里面我最高兴的一点是,今年评了十二大新锐经理,有两个是我们的投资经理,这也说明我们风险投资商后继有人了。去年我们还获得*退出奖,如家是我们投入传统领域的一个标杆,带有里程碑性质。   

        麦戈文的远见   

        主持人:1980年《计算机世界周刊》诞生,算是IDG正式进入中国,算起来有26年的时间。这些年请熊总回顾一下,IDG投资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么多年有何变化?   

        熊晓鸽:26年当中,我在IDG有15年了,过去的15年我是具体的执行人。最重要的事情是1980年麦先生(IDG创始人麦戈文)到中国来建立中美合资的出版服务公司,把国外的一些信息技术等等介绍到中国来,这一点也带有里程碑的性质。当时中国的计算机行业还在萌芽期或者婴儿期,在这个时期来做这个事情一定要有眼光。当时搞不清楚到底能不能赚钱,刊物怎么能赚钱呢?这冒很大的风险。   

        在这一点上麦先生很了不起。*个我觉得这个人非常有远见,在商业界他是一个伟人。第二,从个人情感上他对中国也是情有独钟的,每年都来好几次中国,来了98次中国,不久要99次来中国。来的次数说明他喜欢中国,还有一点,他对中国比较熟悉,经常来,市场的变化都了解。   

        他自己是创业者出身,拿五千块钱办IDC做市场研究,在中国也有业务。对于投资来讲,这是我们有利的条件。你有一个公司专门做市场研究,这一点我们有很好的市场信息。第二,我们有媒体,媒体能接触到各个行业,接触到很多读者,很多人成为我们的合作创业者,很多创业者说我看过你们的杂志。另外,我们有一个会展业务,会展业务也是一个推广平台,创造信息交流的平台。再之后就是风险公司,这之前的几个核心业务对于风险投资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有很多信息来源。做风险投资一定要有信息,这一点我们有优势。   

        风险投资我们92年就开始做,实际上麦先生在89年就投了一个公司,实验性投了50万美金,专门做健身器材。92年的时候我们正式开始筹办风险投资,93年开始投进来了,一开始规模比较小大概两千万。   

        但是要说把风险投资做好,刚才提及的几条还是非常重要。*,时刻能够把握市场的变化,紧贴市场。第二,管理团队,包括投资经理没有一个老外,都是国内本土成长起来的。当然像我、周全、李剑光在国外留学,可以算是海归,但是我们还是在中国长大,在中国读书,在国外留学。还有几位在国内受过很好的训练,林栋梁在花旗银行工作过,章苏阳在德国攻读过两年,还是有国内国外的背景,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杨飞原来在广东证监会工作过,所以对国内的资本市场还是很有了解的。我们这个团队非常好,各自的互补性很强,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从投资理念上来讲,这些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那些市场空间大,产品有创意或者说有先进性,管理团队好的,我们就投。如果要说一些变化的话,那就是进入传统的行业像如家,算是一些新的变化。不过,做风险投资实际没有任何行业限制的,只要市场的发展空间大,理念非常好,成长快,市场份额取得很大,这样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销售额的成长。   

        国内上市催生新退出机制   

        主持人:所有人一提到风险投资就会想到互联网,您在之前对传统行业有一些投入了,那时候会考虑到传统行业会今天这样的成长空间?   

        熊晓鸽:我们当时93年开始做风险投资,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应该说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也投过当时觉得很好,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做大的项目。还有一些想得非常好,进入也比较早的,但市场不一定接受的项目。你可以说交了学费,对于我们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互联网行业特别满足风险投资要求的一点是,它可以非常快、地不受地域限制的发展用户,让大家得到信息服务。过去我们也投过搜狐。搜狐上市的时候并不赚钱,也不知道商业模式在哪儿。*,我们主要看中这个互联网的发展空间,第二,看中互联网的技术。而且,张朝阳也很有创业精神。   

        主持人:从2006年如家、远光上市的案例可以看到,传统领域等并没有特别新颖的概念,但是也有很好的回报。这是不是说大家以前忽视了这一点?   

        熊晓鸽:我们IDG投过两个软件公司取得了很好的回报,一个是金蝶软件,我们投了之后不到三年就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另外还投了广州的速达软件,上市也取得很好的回报。我们对IT还是有一些研究的,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主持人:去年的投资、上市风潮,可以看到几个特点。如家上市是比较标志性的事件,浙江网盛在国内上市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两家上市,是否代表了某些变化?   

        熊晓鸽:今年CCTV年度人物排*的就是证监会的主席,去年他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股改已经基本完成,使国内股市成为一个全流通的股市。过去的国内股市,你作为原始投资人没有办法退出,只有大概30%左右是流通股,其它是法人股,动不了的,你没办法退出。你要退出只能通过股权转让、法人股转让,打一个很大的折转给人家。   

        实际很多年前我们*个基金投过广东的风华高科技,投进去相当于一块钱一股,上市之后非常好,涨到30多块钱一股。美国管财务的CFO高兴坏了,说涨了30倍,赶紧卖。我说卖不了,不能抛售,法人股不能卖的。后来杨飞做这个项目做了好半天,最后以五倍左右的回报转让,现在CFO还不知道那个钱哪儿去了。外国人不懂,他觉得股市上30多块钱,你怎么5块钱就出手了?剩下的钱到哪儿去了,我给他解释了半天。   

        国内的A股市场,还有中小企业板市场可能会成为风险投资另外一个退出的市场。你(国内股市)实现了全流通,就不需要到纳斯达克去上市了。纳斯达克的流通量比较大,很多投资商比较成熟,大家对科技方面追捧比较高。但是有一点,他们对中国不熟悉。从公司角度来讲,你到海外市场上市成本比较高,一定要用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要用他们的律师,所以成本也会高。在国内不会那么高。   

        换句话说,假设国内的市场是全流通,那么与我们大家密切相关的企业比如如家、携程这样的公司,在国内上市股价还会更好一些。当然,如果历史可以重写,让他们在国内上市的话。   

        主持人:现在上市有三种趋势。国内上市,去纳斯达克,还有去日本的。日本最近也炒得很火,到这三个地方上市有什么不同?如果从退出回报或者上市要求、规则各方面来说,有何不同?   

        熊晓鸽:各个股市就像你去买东西的市场一样,每个市场卖哪种产品卖得好,哪种产品卖的不好,都有规律。纳斯达克还是卖高科技股的,因为基本上是基金来买你的股票。纳斯达克在以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多,股市比较成熟,交投量也比较大。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去做着先看看,我们也在看英国、日本的这些股市,日本孙正义曾经办过相当于纳斯达克的科技股,后来关了。应该说做得并不是很成功。但是日本股市某些行业的投资商特别成熟,因为国外的股市跟中国的股市*的不同点是,他们主要的投资商都是投资基金,基金对哪些行业特熟特有把握,基金愿意投资这些行业。但中国的股市散户还是比较多的,不那么成熟。   

        2006投资过热 谨防“青黄不接”   

        主持人:刚刚我们谈到如家,谈到国内上市,去年还有WEB2.0也备受关注。从您的角度来说,一定也看了很多项目,去年整个一年WEB2.0的投资有什么变化?   

        熊晓鸽:有两个变化,要说互联网去年*的两个事情就是MySpace被新闻集团收购,YouTube被Google收购。这两个收购对投WEB2.0的风险投资公司也好,WEB2.0的公司也好,都是一针强心剂,发现这种公司可以赚钱了。但是有一点,这类公司到底怎么盈利,市场是不是接受?都还存在疑问。因为它毕竟不是上市,而是被兼并收购了。收购是带有很多战略方面的考虑,而不是投资回报率的考虑。   

        在中国很多公司都想成为下一个MySpace,成为下一个YouTube,做成之后卖给新闻集团,卖给Google等等这样的公司,在中国也许他们想卖给百度。在中国投的类似MySpace这样的模式不下百家,视频两百家都有。我倒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成功,但是毕竟成功的是少数。   

        如果WEB2.0要出现一个突破的话,假设出现一个WEB2.0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那将是一个里程碑。这就相当于当年中国前一代像搜狐、新浪、网易到美国上市,给人的印象是,互联网公司可以上市,可以赚到钱。现在大家讲商业模式,其实商业模式就是一个盈利模式,解决了盈利模式,成长非常快,能够上市,能够得到很多回报。如果能够实现,将是里程碑性质的。   

        主持人:从创业角度来说,在视频、WEB2.0领域,有更多的人去创业。您看去年的创业者,您给他们一些创业的建议。   

        熊晓鸽:应该说05年、06年,尤其05年我认为对风投而言是过热,对于创业者来讲觉得却是天堂。他们拿一个web2.0的招牌,风险投资就来了。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哪个模式行中国就赶紧拿这个概念来炒,为什么这样?   从风投在美国的历史来看,有两个有意思的年份,一个是95年。美国风投行业在95年融到钱,98年、99年开始退出,赚了一大笔钱。所以在99年的时候特别好融钱,融的钱又大又多。但是99年整个回报都不好,没有一个基金敢说它的回报率超过两位数,这是美国的情况。   

        但是中国的基金投的*的项目都是99年投的,90%以上上市的公司基本是99年和99年以后投的。当时中国的经济非常好,投资的项目很好,但是美国投资情况不好。很多人愿意回国创业,海归越来越多。创业的钱多了,海外很多新的基金去年该来的基金都来了,但是管理的团队不可能派一个老外来管,基本都是本地团队找一些国内人来做,跟我们IDG一样。因此,他们的团队比较年轻,刚拿了钱就想赶紧投,所以投的比较快,也比较多,投出的价也比较高。   

        这对于创业者很好,拿一个主意弄一个WEB2.0网站也没怎么做,就要了一个很高的价钱。但是我*的一个担心,不希望2006年就出现美国同行在99年出现基金泛滥的情况。99年在美国特别好融钱,是个人就能成为VC,是个创业者就能融到钱。如果这次把基金的胃口都搞坏了,下一次风投和创业者都不好融钱。市场上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的钱一般是头三年投的比较多,到第三年底最快就开始融下一笔钱,因为前面的拿来的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2006年市场上融的资金比较快比较多,来势比较汹涌。可能本来应该是三年花的钱,一年不到就花光了。这样的话会带来一个问题,如要以后跟进怎么办?有可能之前会留下一笔资金来跟投,但是更多的是要投新的项目,这就可能导致青黄不接。对于我们IDG的基金来讲,我们去年融了很多的钱,我们在市场呆的久一点,非常理性的做这些事情。虽然我们去年是*的丰收年,但是从媒体上我们做得宣传还是比较少,大家埋头做事情,盯住市场。   公司风险基金的发展不能跟着市场的浪潮就热起来,而是要理性做事情,才能保持公司健康发展。还是我的那三点,做投资必须对市场、产品、团队理性分析和判断,这样才能持续性地发展。而且风险投资不是一个一夜暴富的行业,要做很多工作,需要很多学习、积累,跟这个团队要很长时间做事情。   

        创业者的天堂 未必是投资者的天堂   

        主持人:IDG中国有八亿基金,07年有什么投资打算?   

        熊晓鸽:中国的市场经济成长比较好,而且大家通过前面这一轮,包括搜狐前面的创业者已经为后来的创业者创造很好的榜样,创业这种模式是非常有益的。风险投资商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有更多的钱到市场上,这都是好事。目前来讲,中国确实是个天堂,一个是创业者的天堂,倒不一定是投资者的天堂。   

        虽然我看了一些负面的报道,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一个好事,逼着更多人去创业,你学了一些知识要去找工作还不如自己去做老板。另外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大家也很尊重创业者,就像战争年代大家崇拜英雄似的,在经济年代崇拜经济英雄。   

        中央台《赢在中国》我们IDG公司,我本人也参与做这个节目,非常振奋,看到创业者仍然很多,去年的报名人数超过超女的报名人数,而且这些报名人的素质非常高,可塑性很强。我听说今年的报名人数超过去年的两到三倍,我们今年还要继续参与。通过这个节目使很多人创业、励志,创业改变人生,成为社会上很好的事情,这是令人振奋的事情。   

        但是(投资)越是这么热,对投资者来说越不是天堂,因为你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机会多了,对机会的判断和选择就要花更多的时间。   

        另外创业者的来源也发生了改变,过去更多的创业者像前面这一代以海归为主,现在我看大部分很好的创业提案和创业者更多是国内的。去年《赢在中国》最后决赛的五个人都没有海归的,当然不是说他们不行。听说这次海外报名的更多了,我觉得海归和国内的创业者结合可能是更好。   

        主持人:之前风险投资有的投入期很长,可能长达10年。这个过程中,风险投资怎么把握心态?   

        熊晓鸽:这个问题很好。投资的心态应该这样来看,做判断之前或者决定之前应该是最费劲和最痛苦的,但是一旦投了以后就要把每个公司当做你的亲儿女来看,不断支持它帮助它成功。刚才我们谈到搜房,搜房是我们1996年投的,2006年才部分退出,支持了它10年,中间也走过这样那样的弯路。有意思的一点,我们取得很高的回报。除了当时进去的时候整个公司很小这个原因外,在中间互联网低潮的时候有一个公司投了很多的钱的公司觉得看不到希望了,就退出了,把它投的股份以很便宜的价格转让给了我们。   

        我觉得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你做投资的话永远想着积极、正面,想着下一笔钱投哪儿,你投了之后不管怎么样继续支持它,就像你家里的孩子一样,这个调皮一点,那个淘气一点,你不能说不要他吧。   

        搜房是目前为止我们单笔投资回报最高的,当然时间也是最长的。最快退出的是框架传媒,大概九个月就被分众传媒收购了,获得很高的回报。框架传媒的CEO谭智我们很熟,我们原来在8848的时候合作过,对他很有信心,对他的能力比较了解。风险投资还是投资团队是最重要的一点,尤其是主要的*。   

        主持人:时间关系,最后请熊总说说07年有什么愿望,作为IDG中国的领头羊,讲讲您2007年的愿望。   

        熊晓鸽:对于IDG来讲,我们对中国的市场非常看好,我们的基金也是管得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多,挑战越来越多,我们会兢兢业业选择下一个投资机会。最近我被选为中华创业投资协会的理事长,这个协会是四年前我们一帮做风险投资公司成立一个协会,包括孙强、阎岩、ANDY、汪潮涌、单伟健等一帮投资人。   

        四年前没有几个人做风险投资,大家比较孤独,成立这个协会的目的无非是把国内外的风险投资基金集合在一起。但到了去年底,我们的协会有108个会员,这个会员不是个人而是团体,都是基金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团体公司。过去四年我是当协会的秘书长,孙强是理事长,这一届我来当理事长。   

        *,我希望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通过风险投资商的组织,来规范我们投资的做法,形成行规,等等;第二,我们也可以与同行交流更多的投资经验和理念,把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做得更加理性,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这个就是我2007年的想法。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搜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