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斐资产常务副总彭静:标准化资产时代 投资更需要洞察市场需求和以客户为中心

2021-06-29 12:08 · 投资界综合  歌斐资产   
   
回顾过往十年,市场永远在变化,没有永恒的常胜军,永远需要面对投资难题。

查理·芒格曾说:“如果你要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必须坚持不断学习。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情况在变化,我们的投资也会变化。”

这句话既适用于诺亚,也适用于彭静。

歌斐资产常务副总彭静:标准化资产时代 投资更需要洞察市场需求和以客户为中心

彭静现任诺亚首席产品官、歌斐资产常务副总经理。早在学生时期,彭静便明确了职业目标,为自己定下了从事金融行业的规划。2007年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彭静便加入了诺亚。

如今在诺亚工作了十几年的彭静,见证了诺亚、歌斐在公司理念、产品设计上的一系列转变:从产品驱动到客户需求驱动,从非标准化到标准化,从FOF到MOM再到多策略产品……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迭代才能保持生机。

在彭静看来,诺亚最吸引她的地方是学习成长非常快。“在诺亚待一年相当于外面待几年,”彭静说。

彭静有近15年的从业经验,她负责诺亚集团金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累计为诺亚高净值客户提供了上千款、数千亿规模的产品。在产品创新方面,多款产品为业内首创,如第一个法人股股权质押信托、第一个艺术品投资基金、第一个限售股质押信托计划、第一个专业开发商管理的房地产基金等。

市场永远在变化,没有永恒的常胜军,永远需要面对投资难题。回顾过往十年,二级市场各个策略表现差异明显,单一策略难以穿越市场周期。3月初,诺亚控股旗下资产管理公司——歌斐资产推出了目标策略系列产品。

这是一种二级市场多策略组合的投资方式,底层资产是各个管理人及策略工具的组合,根据投资人的目标约束条件,筛选管理人、挑选产品进行多策略组合配置,以期达成投资目标。

作为产品设计者之一,彭静在访谈中反复提到了“客户的底仓配置需求”。她认为,以前客户的底仓配置是非标类固收,现在市场在非标转标的情况下,较为稳健的底仓配置需求依然存在。

“很多拥有大量财富的客户,并不希望自己的财富波动特别大,所以他们需要打底仓的产品配置。比如每年投一些钱,希望每年有一定的底仓收益,这样满足日常的支出就足够了。”彭静说。

以下是彭静在访谈中的精彩观点及全文:

“变的部分是产品结构以及对风险的认知,不变的是金融常识和本质。”

“产品驱动的时代慢慢过去了,现在都是标准化资产,产品的同质性越来越强,设计者更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

“如果把时间拉长看,择时是很难做的,做了择时的收益并不一定比一直持有的收益高。”

“投研驱动和投资业绩驱动才是资产管理公司最根本的内容。”

“目标策略追求的不是特别高的收益,而是相对低波动的长期持续收益,所以要控制产品的波动性,而波动性要通过低相关性、多策略来控制。”

非标转标:

变的是产品结构,不变的是金融的本质

问:您从业多年,市场周期也转换过很多次。您设计金融产品的理念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彭静:我们的产品设计理念有一些大变化,也有不变的地方。变的部分是产品的结构,以及我们对各类产品风险的认知,不变的是金融的常识和本质,产品的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变化。

2005-2007年,我们90%的产品都是证券市场产品;到2008年,我们做了很多政府相关的项目;从2009年开始的几年,我们做信托挺多;2010年歌斐资产成立,之后产品线更加丰富了。

我们做了很多领域的产品创新,比如第一个房地产基金、伞形信托、艺术品基金、电影基金等等。在2008年,我们是全市场最早做私募股权基金的,即PE/VC基金。

我们对海内外的宏观研究也比较多,会自上而下地根据宏观市场的变化对产品进行调整、创新。

2019年开始,我们主动把非标产品的存量降到了零,且没有任何新增。从去年开始,所有的新产品都是标准化资产,包括和股、债相关的,以及一些传统的另类资产,主要是一级市场私募股权基金。

从产品驱动到客户需求驱动

站在客户角度换位思考

问:设计了那么多的产品,您觉得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有哪些?比如最近几年的非标转标,客户如果不跟随,怎么办?

彭静: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去回答非标转标的问题更容易。我们做标准化产品的时候是自上而下地看行业,选择基础资产,自己设计产品结构。

以前,诺亚是以产品导向来牵引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从2019年开始,市场在变化,客户观念不断成熟,投资者教育一直在进行。我们会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换位思考他们追求的目标。

我们也会反复跟客户沟通、交流观点、介绍投资策略,毕竟很多投资人来自各个行业,他们对金融的认知需要时间去慢慢加深。

深刻洞察客户需求是诺亚今年一个非常大的思维转变。我们以前是靠产品驱动发展的,如今是以客户需求为驱动。

以前诺亚的确在产品创新上、设计上有一定的优势。现在产品驱动的时代慢慢过去了,因为现在都是标准化资产,产品的同质性越来越强,设计者更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客户、了解他们的需求。

高净值客户需要满足底仓配置的产品

问:金融商品跟其他产品不太一样,标准化程度及可复制性比较强。目标策略如何做出独特之处?

彭静:歌斐的目标策略产品是经过团队大半年的打磨才推出来的,是多策略团队3.0版本的产品。最开始的1.0版本就是二级市场的FOF基金,在8年前就开始做了。

后来,我们注意到了FOF基金的一些缺陷——基金是由别人来管的,想调仓会受到一些限制。所以在四五年前将产品升级到2.0版本,产品的大部分底层资产都是MOM的结构。

MOM结构意味着投资操作是在歌斐的平台交易,这样我们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基金经理的底仓情况变化,遇到市场变化,想及时赎回或调仓都可以第一时间完成。

之所以说这次的目标策略是3.0版本,也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有关。以前客户的底仓配置是非标类固收,现在没有非标产品了,但是客户的底仓配置需求仍然存在。

很多拥有大量财富的客户,并不希望自己的财富波动特别大,他们需要打底仓的产品配置。比如定期投入一些资金,希望每年有一定的底仓收益,这样满足日常的支出就足够了。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每年能有一些分红的底仓配置产品是客户的客观需求。

再回到产品投资策略,怎么才能满足客户需求?我们以前的1.0和2.0的版本,其实只是满足了客户的一部分需求,可能产品的收益比较高,但波动也会比较大。

在3.0版本的产品方面,我们首先是自上而下地研究分析市场的情况,再来决定资产配置。配置的资产种类比较多,有进攻型的股票多策略,有稳健型的债券类策略,也有CTA、宏观对冲等尾部风险策略。

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和自下而上地选择管理人,以不低于3年的时间来看,我们希望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每类产品的目标收益。

基于FOF和MOM进行升级

多策略是资产管理产品的概念革新

问:您提到从FOF到MOM的转变,而目标策略描述的定义是“管理人和策略工具的组合”,它是一个MOM和FOF结合的产品吗?

彭静:首先2.0的MOM是基于1.0FOF的升级,3.0的目标策略是基于2.0MOM的升级,所以多策略和MOM有很大不同。

比如以前MOM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是中证500或者沪深300等。多策略产品我们内部要求的基准是达到分红的门槛收益。

目标策略3.0希望达到的是绝对收益,如果今年股票没有涨,但我们配置了其他种类的策略,比如 “固收+”、CTA、宏观对冲等,可能会有不错的超额收益。

所以我们会先对市场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判断,基于市场判断再挑选适合的策略,最终希望达到的是,哪怕今年股票市场是跌的,但通过自上而下的宏观判断和多策略组合的配置,我们也要力争产品获得正收益。所以目标策略3.0跟以前的1.0、2.0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多策略属于资产管理类产品的概念,对投资能力要求比较高。歌斐从去年开始组建投研团队,现在投研有四、五十人的规模,我们的投研团队完全属于买方投研,是直接为投资服务的。

例如,目标策略需要对宏观市场有基本判断,这样在做大类资产配置的时候才能考虑进攻类仓位、稳健类仓位,尾部对冲的仓位等策略的占比。对此,投研团队每周都会开策略讨论会、每月投资决策会,反复讨论策略的有效性。如果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也需要开一些临时的投策会。投资和研究紧密结合,才能保证目标策略系列产品的有效运作。

努力达到投资目标的多策略组合

问:起名“目标策略”的寓意是什么?

彭静:我们希望目标策略是真正从客户角度出发的。产品的命名其实也体现了设计者是否从客户角度去思考,这也是我们产品命名要更规范、严谨的原因。

为什么叫目标策略?首先,我们希望当把时间放到更长期的维度,期待产品平均每年都可以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同时,它也是多策略组合的投资产品。结合以上两点,我们取名目标策略系列产品。

问:为什么要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推出目标策略?推出目标策略的背景是什么?

彭静:这两年市场开始从非标转标,我们认为不管是财富管理,还是资产管理都应该回到客户的真实需求,客户最终还是需要有比较稳健的底仓配置。我们不推荐客户做单一非标类产品,因为风险很大,是0和1的关系。

所以我们就思考:如果不给客户配资单一非标产品,还有什么产品可以满足客户的底仓配置需求?

我们深入探寻、讨论了将近一年,经过长时间反复打磨,我们认为多策略组合投资的产品可以达到客户的底仓配置需求,这就是目标策略推出的背景。

通过低相关、多策略组合投资控制波动

问:目标策略的投资理念是什么样的?请详细介绍一下“低相关性的多资产、多策略”。

彭静:我们要有低相关性的多资产、多策略,主要还是围绕投资目标进行,因为任何单一的一类资产在不同的市场中,表现的差异都很大。比如去年股票市场表现特别好,今年股票市场就很难做,但有些CTA策略在今年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

多策略的产品要满足客户的底仓配置,最好希望每年都有绝对收益,所以这就要求在底层配置上的资产类别更加丰富、多元化。比如,如果一个产品只配了股票多头,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就可能亏损。目标策略会自上而下地研究宏观市场,同时在宏观背景下研究今年的资产配置。

同时,要达到投资目标,降低波动必须得配置低相关性的策略,所以在去年股票市场特别好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去特别追求高收益。如果股票市场不好,其他策略做的好,也能达到投资目标。

因为是底仓配置产品,我们不希望它的波动很高。如果波动很高,客户还不如去买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其实如果买股票、基金,只要持有时间足够长,收益也是可以的,当然前提是要选择优秀的管理人。

目标策略追求的不是特别高的收益,而是相对低波动的长期持续收益,同时要控制产品的波动性,而波动性要通过低相关性、多策略来控制。

做择时不一定收益高

问:目标策略如何做到产品的波动、风险预算在约束条件内?如何根据不同的目标约束条件制定不同策略?

彭静:这是产品结构很重要的一点。

首先,怎么控制风险预算,也是回到产品特征——底层配置低相关性的、多策略的产品,其实就是通过底层资产配置来管理风险。

第二,需要对市场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比如今年市场发生大波动的时候,股票仓位就要降下来,如果是做多型的股票基金或者管理人的产品,实际上是不会做太多的择时。把时间拉长看,择时是很难做的,做了择时的收益并不一定比一直持有的收益高。

通过对整个市场宏观趋势的判断,以及通过各类型资产低相关性的配置对整体的风险进行管理。

投研驱动、业绩驱动是资产管理公司的根本

问:3月份诺亚发布了年报,在对2021年的展望中,提到了歌斐资产的新定位、新方向,能不能谈一下“新”主要表现在哪?

彭静:从去年开始,我们有一个新定位——以前诺亚、歌斐是产品驱动的,现在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驱动。

除了从产品驱动到客户需求驱动以外,歌斐还要回到投研驱动和投资业绩驱动,这才是资产管理公司最核心的内容。资产管理公司要想走得远,投资业绩要做得好,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以投研驱动为核心的投资文化。

投研文化其实也体现在具体行动中,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建立歌斐的研究中心,也找了很有经验的研究人才来负责这个团队。

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我们思路的转变。以前歌斐做的产品类型比较多、比较杂,现在思考的是怎样把投资业绩做到最好,初心和理念完全不同。

问:诺亚现在全面砍掉了非标类的产品,但是现在市场上还有很多机构比较依赖非标产品,您怎么看待未来独立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

彭静:我们和传统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不太一样。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我们会自上而下看行业、找资产、设计产品,和传统独立财富管理机构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很多财富管理机构卖非标,是因为非标好卖。但这两年很多信托爆雷,说明还是要看底层资产的,不能简单相信信托公司会刚兑。

如今市场中还有一些非标,但我们很早就主动放弃了这个领域,因为它对客户的风险是“0和1”的区别,投了一个项目,万一出现风险可能就血本无归了。

对于标准化资产,如果选到一个好的管理人,把时间拉长到3年以上,获得相对满意的收益的可能性还是相对比较高的,并不比非标差。所以还是要回到金融的常识和本质,非标的这个理念思路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

现在非标转标后,产品的差异化没有了。在新的战场上,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围绕着客户需求在思考。

把投资业绩、投研做好,其实也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我们内部反复强调围绕目标来行动,比如旗舰产品不要太多,底层账户不要管得太多,不然对未来的投资运营压力很大,最终会影响投资业绩。围绕这些思路,我们做了很多战略调整。

聪明+勤奋成就优秀的投资管理人

问:您觉得一个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或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有哪些特质?

彭静:第一,要很聪明。首先我们做投资、做产品的人都是国内外名牌学校毕业,对金融本身很热爱,对市场变化很敏感,同时有很多自己独特的洞察。

第二,要勤奋和持续的学习。聪明是最基本的要素,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持续的学习,同时要有深度思考。不管是基金经理还是产品经理,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很重要的。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