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诚专访徐井宏:两年后,一半的独角兽企业将死去

2020-04-17 13:44 · 投资界综合  艾诚   
   
卸下清华控股董事长职务的徐井宏,在成为中国创新创业领域的推动者的路上越走越远。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徐井宏将清华的校训雕刻在人生的历程里。

17岁考上清华大学,1988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就留校工作,在清华任教长达30年。2012年至2018年,徐井宏执掌清华控股董事长的期间,清华控股的总资产由580亿发展到4300亿,跃升为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的第137位,研发是在中国企业500强的前三甲。

同时,徐井宏参与创建了清华科技园,也是启迪控股的主要创始人,清华科技园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创业企业近万家。

“我们60后那一代,充满梦想,充满情怀,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不论做什么,都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后,所以很幸运,不论是做老师,还是经营企业,都还可以。”徐井宏在访谈中谈到,但我最喜欢做老师的时候。

多年来,徐井宏先生致力于双创公益事业,受聘为多家机构的顾问和创业导师,其担任会长的亚杰商会所发起的“摇篮计划”支持了包括美团、完美世界、猎聘网、流利说、拼多多等创始人在内的数百名创业者。其还兼任中关村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球化智库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品牌联盟智库主席、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青羚计划导师团主席等。2019年,徐井宏又作为合伙人组建了中关村龙门投资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而今,卸下清华控股董事长职务的徐井宏,在成为中国创新创业领域的推动者的路上越走越远。

艾诚您坚持着什么样的理念,才能做到这样的成绩?

徐井宏:抓住商业的本质。

这个时代,第一重要的是科技,第二是商业。科技比任何一个时期的发展都快,呈爆炸式上升。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不在科技方面下大功夫,就不会有特别好的未来。

第二个商业。因为科技可以多种形态,比如在大学你当老师,做个实验室,比如在科学院,在研究所,你可以做研发。但是实际上科技只有通过企业变成市场的需求和应用的产品时,它才真正具有价值。

涉足商业,就要抓到商业的本质:为市场的需求而努力。

商业的本质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够好。第二,成本低。第三,效率是高的。第四,传播准确、快速的和广泛。

而技术是干嘛呢?技术是拿来为这四件事服务。

技术拿到产业里来让服务更好,让产品更好,让成本更低,让效率更高,让传播更准、更快、更广,技术就是起这样的作用。

那你不能去应用技术,你这四件事可能就做不好。但是你给我应用技术不是为这样四件事,而是为技术而技术,你的产业也做不好。

所以这是一个商业和技术如何完美结合的问题,它的核心的目的是为市场创造价值,为社会的更加美好,人类的更加幸福创造价值,这就是我坚持的。

艾诚:您觉得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长板和短板是什么?

徐井宏:中国现在处在一个特别关键的时期,就是从过去的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这样一个过渡和转型的阶段。

我们说过去40年,到底是什么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毫无疑问,是改革开放,释放了我们几千年所积蓄的潜力。中国人很有创造性,具有极高的智慧,只要你给他地,他就能闯出来。

40年来,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45亿到2019年的99.09万亿,增长了271倍。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今天在原创技术,在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方面,离最发达的国家还有巨大的距离。最关键的自主率,自有基础率只有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二甚至依然在依靠进口,就像集成电路这样一个面向未来最重要、最核心的部件,我们在2018年已经达到了3000亿美金以上,超过石油。

我们有短板,是在核心技术方面,但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这些年,差距越来越小了。甚至将一部分转化成我们自己真正的能力和优势。

艾诚:您从事企业经营的近40年,和目前以投资人的身份在辅佐创始人的经历中,您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这些创新者有什么明显的短板?

徐井宏:希望我们的创业者在心态上要从浮躁回归冷静。要从含有一定的投机心理走到真正的创造价值。

我们不要去定义创新者,真正的创新者是以创造价值为他的核心目的的。但是我们说我们看到在这个创业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赶时髦,为创业而创业,这样的企业死就死掉了,其实是好事。

比如说我们很多都把手段变成了目的,比如说融资,你说融资是手段还是目的?

融资是手段,但是很多的创业者以此作为目的。

上市是手段,完全不是目的,我们太多的人以上市为结果,这就是一种投机心态。为什么?他觉得上市,昨天我的这个股权瞬间,昨天还是一块钱,上市就变成了100块。

华为到今天没上市,它也成功,因为它不需要融资,它就不需要上市。我们把上市作为目的,就是因为要暴利的获取,这些心态,这些心理,我希望未来能够少一点,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出来的。

我们要真正的用我们的创造,用我们能够提供给社会的价值,来换取我们的成功。

艾诚:您觉得创业者该带着怎么样的心态去经营企业?

徐井宏:12个字总结:把握本质,遵循常识,聚焦关键。

我们处在知识大爆炸时代,许多论坛、培训把年轻人讲懵了,把我也讲懵了,很多人产生了浮躁、投机的心理。

我们中国要走好,我们还是要回归理智、理性,回归本质,然后回归智慧,用智慧去创造。所以很多东西的本质,其实当你找到它的本质,它的本质是很简单的东西。

很多的企业其实之所以遇到困难,之所以走得不好,其实它就干了一件事,违背基本的常识。

艾诚:在《企业不死法则》这本书中,可以发现企业有很多死法:资金链的断裂、企业的内讧、对政策理解失误、产品是市场伪需求……甚至一些创新的产品很多时候会早早夭折,您怎么理解?

徐井宏:创新必须跟任何的现实实际结合起来。大家不要觉得一个创新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创新有的时候会成为劣势。

做创业者,要远看三步,深想一步,快行半步。我不是盲目的鼓励企业创新。但是我要跟科学家讲,我一定会跟他说,我说你最好快行十步,那是科学家的任务。企业是在市场上,是在竞争中的,你的创新如果是大大超前了此刻,那你只能处于竞争劣势。希望年轻的创业者好好体会。

艾诚:很多企业家觉得“不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您怎么看?

徐井宏:不死是不可能的。企业死是正常的,死是普遍的,不死才是特殊的。

和人一样,人最后会死亡。死不可怕,重要的是企业,要不断地地创造价值,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能跟上时代。在需求和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跟上变化,提供大家喜欢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能一直活得很好。

艾诚:在2018年您卸任清华控股董事长的时候,您说卸任是新的开始,您会终身投入创新创业。为什么会选择以投资人的身份再次拥抱这个双创时代?

徐井宏:投资最能直接帮助创业者。当然,这个时代的第一个特征刚才我讲的是科技,第二个特征实际就是我称之为叫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博弈。

当今,资本市场和实体市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资本市场的作用甚至在越来越大。

风险投资在内的新的这些资本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例如,过去,一个企业,虽然它很创新,但是如果连续亏损,三年基本就死掉了。今天如日中天的美团、京东、滴滴,到今天还没赚钱,每年巨额亏损,但是它的价值在不断地提升,这就是资本赋予它的能力。

第二,实际上是由于有了资本的力量,才使得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加快了速度。

过去的科技成果,离它真正走入市场还有巨大的距离。我在清华大学30多年,我看到我们那些教授们不停地在做研发,我说实验室阶段投入是1的话,中试要投入10倍,真正的产业化要再投入100倍资金,然后把它真正地市场化、商业化可能要投入1000倍资金,这样的比例。资本显然在其中起到了提速和支撑的作用。

所以我做投资也是源于此。

艾诚:您作为中关村龙门投资董事长,在如今的资本寒冬期,会用什么方式去支持创业者,创新者?

徐井宏:未来可能会以其他的各种方式和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希望能够全面的、更好的、更完善的来为年轻人的成长而赋能。

创业也好,投资也好,都会有高峰低谷,也许在冬天机会更多。我曾预估,两年之后,一半的今天所谓的独角兽将死掉,一半以上的所谓的创业投资人将不知所去。事实证明相差无几。

到了2019年的寒冬,无论是创业者也好,还是投资人也好,都更加成熟,理性了。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业,需要智慧,需要更加成熟,资本寒冬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是让他们变得更成熟的一个过程,未来一切都会更好的。

艾诚:您觉得2020对于创新者来讲会遇到什么呢?

徐井宏:在这个时代,在中国做创业、做创新都是最幸运的人。其实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中国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更大。

2000年左右,在中关村的一个论坛上,我说中国的创业者是全球最难的创业者。为什么?

因为那个时候没有面向创业的完善的服务体系,每一个创业者必须自己是绝对的通才,他又要懂技术,又要懂市场,又要懂人力资源,又要懂这个公关,又要懂政府关系,要懂很多规则,甚至潜规则,累死了。

但是这几年,第一,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以如此大的投入和力量来支持创新和创业。第二,我所渴望的一件事终于从2014年之后实现了,就是面向创新和创业的服务行业,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完善了,涌现了各类创业服务平台。

自2014年提出双创后,政府出台减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发行双创金融债券、免费创业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创新创业,近日,中央预算内投资6.45亿元,用于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建设。

今天中国的创新创业者面对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支持,这么好的条件,大家不要再很难了,你去踏踏实实去做就好了。

艾诚:预见未来,十年之后的徐井宏会做什么?

徐井宏:我希望那时候是一代新人的舞台,最好是不需要我做什么了。如果那时我们这样的人还要冲在前线,说明我们就没有希望。

我希望十年以后,我依然在做现在做的事,把我所积累的经验,我所积累的资源,能够用来加注在年轻的创新者和创业者身上,来助力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10后,能够做出更好的企业。

然后我希望,十年以后年轻人们还带我一起玩儿,我努力不落伍。希望大家用创新、创造和创业来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