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骑着TA出门,也可以让TA自主跟着你,当你对TA说“Follow me”,TA会秒变小跟班,跟着你在家里、在室外走来走去。
这种又潮又酷的黑科技,名为“路萌”(英文名:Loomo),是赛格威旗下的第一款量产型产品。与许多“面部呆板”的机器人不同,“路萌”绝对算得上是个有个性的机器人,赛格威机器人团队自主研发的情绪引擎使得它拥有自己的个性,能够像人类一样表达情感,比如开心、孤单、愤怒、淘气等情感。
听起来,如此富有科技感的尖端产品,应该被托付给一个有着更多阅历的长者。因此,很难想象赛格威的副总裁蒲立,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大男孩”:牛仔裤、运动鞋、印有“loomo”的体恤衫和黑框眼镜——蒲立给人的感觉是温和、青春、活力四射。艾问创始人艾诚将和这位“大男孩”一起,带你看到人类新未来。
艾问人物 创新创富:是个“呆萌”玩具还是个“靠谱”机器人?
对于赛格威机器人,蒲立充满信心,他表示赛格威是第一个把移动机器、行动机器人做到消费级产品的,“路萌”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既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移动的机器人。
但更多人则有着和艾问人物同样的问题:一个看似“呆萌”的平衡车,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可爱的玩具,它哪里是机器人?
“在机器人状态下,‘路萌’有特别多的传感器。深度视觉传感器、作为定位的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以及红外传感器等等,这个机器人其实是布满了各种传感器,而这些传感器是在时时刻刻地感知整个环境的变化,从而做出最恰当的反应。”蒲立告诉艾问人物,正是通过这些机器人才具备的特质,“路萌”能够帮用户做很多事情。
比如,普通的平衡车,当用户不想骑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要拎着车走的,会非常累。这个时候,处于机器人状态下的“路萌”,则可以通过视觉的跟踪跟着用户走。“当然,在它跟着你走的时候,你可以让它帮你驮一点东西,放个包或者放几瓶水。”
实际上,当前这个时间点,各类型机器人正在经历一个从玩具到工具过渡的过程。“我们发现,任何这种有功能性、开创性的科技产品,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去用它一定都是因为兴趣,而有很多人对这个东西有爱好,也代表了它的未来。”蒲立告诉艾问人物,应用场景更为广泛的开发者计划已落地中国,为了让“路萌”具备更多功能,已经有数千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和机构申请了合作。这些开发者所在的机构包括 Facebook、亚马逊、谷歌、MIT、ebay等等,他们希望落地的应用集中在消费者服务、医疗养老、远程协作、娱乐游戏、教育、AI研究这六大应用。
艾问•快问快答
艾诚:在全球范围内,机器人现在大概是什么情况?
蒲立:我个人觉得,机器人现在在整个世界的发展的一个阶段才刚刚开始,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机器人需要用到特别多的传感器等部件。而这些器件随着过去十年智能手机的逐渐发展,才逐渐逐渐变得成熟,而在去年、今年这个时间点,我们刚刚看到有像我们的机器人这样的产品能够真正的量产,推向市场。
艾问人物 创新创富:机器人为何成为蒲立一生的挚爱?
这个能走会动脑的机器人背后,有一个真正的主脑——赛格威机器人的创始人蒲立。
1983年出生的蒲立,是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计算机的博士,博士就读期间,他主修的就是人工智能。
蒲立曾说过,他的终极梦想是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再次开启智能机器人的旅程,让机器人和它所承载的人工智能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他对机器人的情愫最早可以追溯到儿时的手工制作和动画片,进入大学后,蒲立加入了北京航天大学“制造技术协会”的社团,并担任会长,期间多次获得全国空中机器人比赛大奖。
2007年,中国南极科考第一次使用无人机的系统来测量中山站海冰温度,就是用的蒲立团队研制的无人机系统。2015年前后,博士毕业的蒲立辞去担任了两年的Twitter数据科学家的职位,再次回到了自己喜爱的机器人领域,担任赛格威集团副总裁。
重回机器人领域后,蒲立曾说,机器人就是这群人对自身认知物化出的一种映射,创造机器人的功能,赋予机器人自由运动的能力,给机器人设定一个性格,这个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是一个自由追逐梦想的旅程。”随着赛格威机器人的面世,蒲立沿着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迈进。
艾问•快问快答
艾诚:你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和使命在做这样的一份事业?
蒲立:实际上我们整个公司都是非常年轻的小伙伴,大家在一起做这件事情。我们的使命感其实也没有那么强烈,大家就是觉得这件事情很酷、很有意思,是我们小时候的梦想。因为我们小时候都看过机器人动画片,看过很多电影,那我们只是想把这样的梦想变成现实。我觉得所有的这样的科技进步,其实都是在把我们童年的梦想一点一点逐渐变成现实。
艾问人物 创新创富:机器人能取代人类吗?
据IDC发布的《全球商用机器人支出指南》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21年将占全球总量的34%以上。仅2018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就将达到12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2%。
市场空间无限、技术落地生根,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机器人将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蒲立认为,机器人对于现在很多中国一二线城市或者比较小康一点的家庭而言,应该都只是一个普通的消费品,而非奢侈品。
这样一来,“蒲立们”和“机器人们”,似乎将面对一个有些“科幻”的问题:如果未来的人类从孩童时代起,就开始接受机器人的陪伴,会不会真的有一天,机器人最终取代了我们?
“这样的问题非常有挑战性,实际上我也经常被人问到。”蒲立告诉艾问人物,对此,他的答案一直都是不会,“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机器人虽然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并且做出适当的反应,但是它终究只是一种科技产品。而人类所拥有的想象力,以及独特的创造力,在很长时间内,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都不可能具备。”同时,蒲立也认为,机器人可以让人类真正从重复劳动,以及一些简单、枯燥的工作当中解放出来,其实更能帮助人类去发挥这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正因如此,蒲立向艾问人物表示,他认为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类和机器人共同参与、共同去创造的一个非常美好的一个世界。
而当艾问人物提及,“假设有一天,人类不小心被机器人取代了,你会不会回想现在此时此刻做的事情是在推波助澜人类的加速灭亡?”蒲立笑着回答,“那我岂不成了千古罪人,但我觉得不会。”
艾问•快问快答
艾诚:机器人进入寻常百姓家要过几道坎?
蒲立:在我们的工厂里面,实际上已经开足马力在生产这样的机器人,第一步要真正做到量产。其次,量产实际上意味着我们要通过所有国家的认证、按规和可靠性的一些标准,而这些标准是让这样的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一个重要前提。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艾诚,原文:https://people.pedaily.cn/201804/4300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