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他以125亿元财富登顶山西首富。仅仅7年过后,却因为债务缠身被百名债权人追债,2017年更被爆限制出境,他是李兆会,原海鑫集团的少掌门人。
1981年,李兆会出生于山西闻喜,其父李海仓正是山西海鑫钢铁的创始人,2002年福布斯中国大陆财富榜27位。
作为家里的独子,李兆会自然被父亲视为账上明珠,很早就送往澳洲留学。
如果不是2003年1月那一声枪响,或许李兆会只会是芸芸富二代中的一员,谁曾想他父亲会以那种离奇的方式离开人世,而把22岁的李兆会推到了台前。
李兆会并非*接班人选,无论是他的五叔,还是六叔,都是海鑫的元老,担任了多年的高管职位。
关键时刻,爷爷力挺,“从继承遗产的角度来看,只有直系亲属有资格,但我和海仓的母亲都年事已高,所以只有兆会继承名言正顺。”
就这样,在父亲去世后的第28天,李兆会正式接班。
不过,龙生龙,凤生凤,李兆会在澳洲淫浸长达六、七年,他也不是白给的,果然,上任伊始,就迈出了公司改革的三大步。
*步,淡化家族色彩。当时海鑫的管理格局是少主继位,老臣辅佐,高层全是跟随他老爹打江山的十多位元老。
最典型的就是李天虎与辛存海。一个是李兆会的五叔,一个是公司做了八年的创始元老,两人经常在李兆会眼皮底下一唱一和,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就在大伙觉得李兆会只会是个受气包的时候,这位老兄巧妙地利用两人的矛盾,顺势解除李天虎的一切职务,并将他发配到下属的海鑫水泥厂。
借此机会,李兆会对海鑫高层进行大换血,换上了自己的嫡系,妹妹李兆霞就是那个时候接管公司财务的。
第二步,稳定员工队伍。与此同时,李兆会在员工福利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为全体员工补足了保险,先后投资7200万元为员工建设住宅楼、别墅。
另外,鼓励员工参加业务培训,派遣业务骨干到各大学深造,尤其是对于贡献突出的人才,一次性奖励10辆帕萨特。
第三步,扩大产能。稳定了队伍,李兆会开始发力主业。他不仅完成120立方米高炉和15吨转炉的改造,更是大手笔投资1亿元建起高炉煤气发电厂。如此一来,海鑫钢铁新增90万吨的炼铁、炼钢能力。
就这样,2003年海鑫总产值超过50亿,2004年,更是突破70亿。在当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李兆会一举将排名由父亲的27位前移至19位。
那个时候,李兆会和杨惠妍、刘畅、鲁伟鼎、梁昭贤被视为创二代的典范。“公司是我父亲的,但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
然而,李兆会骨子里对钢铁并没有多大兴趣。海外留学十多年的他,更多的是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认为资本运作才是赚钱的最高境界。
2004年,李兆会小试牛刀,以6亿元的价格买下民生银行1.6亿多股,没有想到3年后的2007年,股市达到*,他一举大赚10个亿。
要知道,父亲辛苦半辈子,也就赚那么多。所以,2005年遂成了李兆会的分水岭。
此后的3年,李兆会再也无心做实业,他一猛子扎进资本市场,先后投资兴业证券、光大银行等40多只股票。
到了2006年,李兆会俨然职业炒家,经常是头一天吃进一只股票,第二天悉数卖出,比散户跑得还快。由于资金量大,加上消息灵通,李兆会炒股累计收益超过40亿。
除了炒股,李兆会还投资房产,他先后花费数亿元在北京朝阳、顺义等购置了多套房产,四元桥西的商场是李兆会*的一笔投资。
2004年以后,李兆会常年待在北京、上海,出行都是私人飞机,他很少回山西,就连当地的一些地方大员如县长、县委书记想拜访李兆会,都见不到本人。
要知道,他的父亲李海仓可是政府的常客,当年闻喜县的职能部门光在海鑫的现场办公就不下于100次。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李兆会投的项目也有赔钱的时候,而且一赔就是大钱,据说四元桥的那个商场一次性就亏掉10个多亿。
等到从钢厂抽钱,李兆会才发现海鑫钢铁已成“无管理、无人才、无资金”的三无公司,剩下的高炉也没有几座能冒出烟来。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2008年爆发美国次贷危机。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就连宝钢等行业翘楚都出现大幅亏损,债务遂成了压倒海鑫钢铁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海鑫集团负债及对外担保数字约为104亿元,而账面资产也刚刚100亿,负债率超过100%。
海鑫集团破产前夕,李兆会的爷爷曾希望李家几个兄弟各自出钱,把海鑫钢铁救活,但谁也没有搭茬。
偏偏妹妹火上浇油,私刻港口公章,提走10万吨铁矿石,最后被港口起诉。于是,等待李兆会的是752家债权人的追讨。
自此,李兆会消失了。
直到2017年12月,他被上海法院限制出境,李兆会才再次浮出水面。这一次是与美锦能源集团追偿权纠纷一案,涉案金额总计2.16亿元。
正所谓,生得好是幸运,活得好才是本事啊!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硕士博士圈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