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欧美同学会主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暨2016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举行,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第十一届,被称为“中国海归一年一度的盛会”。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汪潮涌出席并发言。他表示,理工科的创业比较容易,作为文科,尤其是法律、金融、文化、教育这个领域创业是比较难的。
以下为会议实录:
汪潮涌:刚才听到几位学长的讲话我也深有感触,尤其是今天在台上的几位嘉宾,不知道是不是辉耀有意为之。我们都是海归里非理工科专业,我本科是学信息工程的,但是在美国不是学的这个。所以理工科的创业比较容易,作为文科,尤其是法律、金融、文化、教育这个领域创业是比较难的。1999年我们刚成立的时候,支持*批海归创业,我们投的百度、搜狐,都是以IT互联网为主的一批海归创业。从创业团队的特性上看,我觉得理工科回国创业占绝大部分比例,除了IT互联网那一拨以后,2005年、2006年看到另外一拨,小平那时候他们已经在新东方平台上,把教育做得风生水起,但是大部分还是理工科为主。
再往后我们看到在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研发,IT芯片设计,智能制造、工业4.0方面开始越来越多。近期这几年又看到新的一批海归无人机、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方面也在做非常好的创业,所以总体来讲海归回来创业,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世界*的科研成果为创业契机的比较多。今天在我们台上这样关总创办投资公司,现在小平也是创办投资公司,另外两位律师界的大咖王总创办的金杜,是全球*的律师事务所,这是比较难得的。
我本人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1999年我离开金融界大的机构创办信中利,是中国当时*家市场化的创投机构,也是在金融领域里面海归创业的*个。因为那个年代离开大的像华尔街金融机构回来创业的不多,因为一个是我们当时创业的落差太大,我那时候是摩根史丹利中国区老总,百万美金以上的年薪,要辞掉来创业。从一个小的风投机构做起,风险是非常大的,那时候我想邀请一批合伙人跟我一起共同创业,找不到,最后我一个人坚持了17年,把这个公司做到了在中国创投界,同时在新三板,在主板两家上市公司,市值300亿,超过50亿美金。
我们市值已经50亿美金了,现在硅谷风投基金*的也没有管资金超过50亿的,所以我说中国的机会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也看到红杉的老板,几个合伙人,他们市场价值也就是二三十亿美金。在中国这些年为什么我们在投资界创业也能够取得像硅谷一样的成绩呢?因为我们中国的创业者出现的BAT这种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也出现了其他的各行各业成长非常快,价值增长迅猛的公司,比如说像华谊兄弟。2005年我投资王中军这个团队的时候,当时中国整个电影票房不到10亿,去年441亿,今年要超过600亿,这是中国的魅力。因为很多新兴市场是刚刚起步,作为海归你有西方的教育生活的经历,把国外的一些先进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引进中国,最后变成你创业的商业模式、创业机会,这样的话随着中国市场成长的大潮,你就能做出世界级的。
比如说互联网公司全球,市值*的公司,前20名,中国一半,美国一半。美国当然有它原创的科技,Facebook、Google,他们由原创的商业模式和科技。中国我们有世界*的用户群,我们移动互联网用户是美国人口的2倍多,欧美人口的2倍多,所以如果你在应用层找到符合中国的国情,解决中国用户痛点的商业模式自然就能做大。
所以马云和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支付宝任何一个东西都能做成全球*,阿里巴巴市值2千多亿美金,蚂蚁金服上市以后又是2千多亿美金,马云可能明年就是世界首富了。所以在这种环境之下,我们的创业机会无所不在,所以为什么我们中国有全球*的律师事务所,当然我们的王总除了在中国市场以外,还在全球并购,兼并了澳洲*的律师事务所,还有美国的专业律师事务所,欧洲的专业律师事务所,形成了覆盖全球的网络。因为我们中国的客户现在是走向全世界,所以他们服务的网络也走向全世界。
所以我们作为*代海归创业是非常幸运的,当然我也非常同意前面几位学长讲的人生的经历需要丰富一点,选择需要多一点。比如说旋转门的事情我也经历过,1998年我的老师朱镕基做总理了,说你回来做点事情吧。1985年清华大学把我作为*个公派的留学生送到美国去,在华尔街十多年,你回来做点事情。当时定位叫国家投资银行,两年时间,当时有个金融50人计划,有去证监会的、有去人民银行的,我派到国家开发银行当成员顾问,两年拿1块钱工资为国家做事,享受一定政治待遇,这是非常难得的经历。所以我这些年创业,一直觉得那段经历很难忘,因为对中国政府的运作,各个部委之间,各个大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效应,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
所以如果大家有机会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去相关的政府部门,甚至NGO公益组织,像辉耀这样为国家做一些建言献策,出谋划策的事情。其他的创业事业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贡献社会,回报社会,贡献国家,谢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