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诚
艾诚(Gloria),80后知名独立主持人,创意媒体艾问传媒创始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被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杰出青年”荣誉。
121篇文章
5026973次阅读

何伯权:别把企业当儿子,总有一个价格让你卖掉它

2018-11-01 13:32 · 投资界  艾诚   
   
很多人都说(乐百氏)是你的儿子不能卖,但公司真的不能当做自己的儿子,太惨了。一百万不卖,一个亿,十个亿,一百个亿,一千个亿,总有一个价,你是愿意卖的。

from clipboard

1)很多人都说(乐百氏)是你的儿子不能卖,但公司真的不能当做自己的儿子,太惨了。一百万不卖,一个亿,十个亿,一百个亿,一千个亿,总有一个价,你是愿意卖的。

2)别人说我做投资是拍脑袋,我脑袋都不拍,我是拍大腿的。

3)投资诺亚财富,我的回报大概是4000倍。

4)边做企业,边做投资,这个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我是打问号的。

嘉宾简介

何伯权

1989年,创办乐百氏,曾连续六年位列中国饮料市场占有率首位;

2000年,将乐百氏92%的股份出让给法国达能,次年,与四名创始人一同离开;

2003年,成立今日投资有限公司,变身天使投资人

2009年,作为投资人参与7天连锁酒店的纽交所上市仪式;

2011年,入围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榜,位列第41名。

总有一个价格可以让你卖掉企业

艾问何伯权 | 卖掉心爱的企业有多难?

from clipboard

诚:在中国的创始人圈层,我们经常会提到基业长青,坚持到底,这都是优秀的品质,也可以是我们的刻板印象,可是早在2000年,你就可以这么大方地出售自己亲手打造的公司,为什么?

何伯权:这个很正常,对于我来说的话,第一考虑的首先是我自己还想不想继续,我觉得太累了做企业。做一件事情,除非这件事情真的是带给你激情的。

我记得,在乐百氏最初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真的就是几十万起家,那个时候人才也没有,钱也没有,市场也没有,什么都没有,品牌也没有,但它就那个时候,最初三、五年,你干得很开心,很有激情,很投入,一点点的成绩,你都会很开心。哪怕有挫折,你在里面都觉得学到东西。但五年、七年之后,就觉得有点闷了,七年、十年的话,那个时候就真的是基于一种责任,已经是没有激情了。

最后你要问,你做这件事情背后是什么?是赚更多的钱、更大的企业、更大的名气?这个是不是你真正要的。或者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但你有一些东西是你不想要的,我真的是不想那么累。我觉得到一定时候的话,就要有一些改变了。

诚:所以二十年后,再解释当时为什么卖乐百氏,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我累了?

何伯权:对。像巴菲特,他现在八十几岁,每天都是跳着舞去上班的。假如我也是跳着舞上班的,那我可能也干到九十岁。但假如不是,为什么要委屈自己?

诚:当时卖乐百氏给法国达能的时候被骂了,你的回应是什么?

何伯权:没有回应。骂我也好,说是出卖了一个民族企业,或者是骂达能收购是为了毁了中国的品牌,我觉得这些的话还是理解的问题吧。

诚:为什么不回应?被骂被不理解,为什么不用一次时间去澄清一下?

何伯权:为什么要回应?累不累,因为每个人有每人自己的想法,卖企业这样一个行为,基本上没有人去理解,最后的话就还是自己该怎么活就怎么活。

很多人都说(乐百氏)是你的儿子不能够卖,那我说的话就公司真的是不能当做自己的儿子,太惨了。我觉得它是一个产品,等于是水一样。我生产一瓶水出来,我也有感情,你说一毛钱卖不卖?我肯定不卖,对吧。一毛钱有没有搞错,一毛钱你就想拿我一瓶水。但是一块钱呢?一块五呢?我就卖了。

但企业的话就有很多人说,我创的企业我不会卖的,因为它是我的儿子。对,儿子的话就出多少钱,你都不会卖。但假如是企业呢?一百万不卖,一个亿,十个亿,一百个亿,一千个亿,总有一个价,你是愿意卖的,可以卖的。最起码90%以上的人可能会卖,会到一定的价格,觉得公平,合理。

诚:当你把乐百氏,自己亲手创建的这个公司卖给另外一家你认为会更好接力的运营的公司,乐百氏失去了什么?

何伯权:乐百氏的话,可能是品牌很大的衰退了,或者是没有探索自己独立的一条路,民族企业的一条路。但这些你说是失去的还是不是失去的很难说。因为我继续做的话,乐百氏的品牌是不是更好?不知道。是不是探索出一条有意义的路?也不知道。

从乐百氏的角度,那我觉得它最起码现在看到的收获还是好的。现在我回去的话,跟原来那些员工聊,我觉得整个档次提升了好多。从过去乡镇企业的员工,变成世界五百强的员工,在里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他的身价也高了。

诚:那你自己呢?失去了什么?你真正想要什么?

何伯权:那就看你怎么说了。很多人就说,你想想那个宗庆后,对吧,中国首富。假如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你做了的话,就继续会有更多的钱,那是第一。第二的话就是失去了曝光的机会。但其实最关键的话,这个是不是你想要的。可能得到更多的钱,更多的名,但这个是不是你想要的东西。就譬如名不是我想要的,利的话是不是想得到更多的利?想。但我不愿意在那个时候,这样付出去得到这个钱。就假如要这样付出去得到这个金钱,那我宁愿不要。

我更希望内心平静、快乐,能够更加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做起来的话不是紧绷绷的,是能够比较轻松,能够应付的了。最后我觉得质量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你的生活质量也好,工作质量也好,必须要有余地。

但如果继续做企业,就不能留有余地。也就是说创始人要做什么事情的话,都要全力以赴,比如你创业的时候,必须要全力以赴,不然的话你怎么去打得过那么多的对手?别人都不睡觉不吃饭跟你去拼。最起码我没有达到那个水平,能够很轻松地去创业,这个还没有。

诚:你是一个激情主义者吗?

何伯权:你要成功的话就必须要有激情。所有的创业也好,或者是那个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好,或者是往前冲的一种动力也好,它都是激情带来的。没有激情的话,我觉得要成一件事情就很难。

诚:所以对于乐百氏来讲,你的激情已经燃烧完了,你需要另外一种人生了?

何伯权:对。做企业它毕竟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这个世界很大,很多东西你不知道的。你可以经历很多东西,并不是你第一个得到的就是最好的。你认为那个时候舍不得或者怎么样,只是你花了心力进去,你觉得这个是最好的,但并不等于是最好。

诺亚财富带给我4000倍投

艾问何伯权|如何尽好本分做投资

from clipboard

二十九岁创业,三十二岁成名,四十岁卖了乐百氏,这是何伯权四十岁前的人生履历。外界眼中他像悲情英雄一样,被资本伤害,带着悔恨、气愤、无奈黯然离场。在哈佛访学一年后,何伯权低调回国,成立今日投资,将自己的下一个十年锁定在了投资领域。当他连续投出久久丫、七天连锁酒店、诺亚财富、喜茶等众多明星项目时,人们知道何伯权又回来了。

诚:2003年从哈佛游学回国之后,你很快就以一个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支持了当时的一个老部下,乐百氏的老部下做了久久丫,这是你有意为之吗?

何伯权:这个也是无意中的。其实我离开乐百氏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想,没有计划。可能是觉得不成熟,但我觉得它也成熟。你只要知道你有什么,这个世界那么丰富,你可以重新找。所有东西的话我觉得都要专心致志地去做。做乐百氏的时候,我专心致志地去做,然后停了,我也可以专心致地去找我下一步的路。

诚:你更像是一个资深的创业者,在孵化企业?

何伯权:对。第一,我都投很早期很早期;第二的话,就是投的很少,一般投早期的话,投都投很多,就广撒网,我投都是很少的;第三的话就是,我基本上不会去做尽调,我也没有人去做尽调,大部分的话就都是这样聊聊天;第四的话就是,别人说你这样的话,拍脑袋去做决策。我说我脑袋都不拍,我是拍大腿的。谈起来觉得这个过瘾,这个好,那我就投。这些它就可能都跟常规的投资方式,都不一样。但我自己坚信一点,就是我必须要做我自己比较熟悉的。

诚:你作为这样如此特别的投资人,能给创业者带来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何伯权:我觉得最大的价值还是相互启发,然后更多的是给他们信心跟勇气。从我接触的很多创业者来说,一个是方向,方向对不对。方向对了,快一点慢一点无所谓。最关键的话你去北京是往北走,而不是往南走,不然的话你越走越快,就离北京更远了,那这个是方向一定要(对)。

第二的话是节奏。这个节奏的话,创业者很难把握的。就是说该冲的时候不冲,失去了机会;或是不该冲的时候,你拼命往前跑,那最后的话就全部散了。后续资源、资金、质量跟不上,那可能这个公司就没有了。

第三个的话,就是怎么去找到一个切入口。很多创业者,只是有一个大的途径,我要做什么什么,但它最关键的是你怎么切入,从哪一个口切入,然后它切入之后你能够生存下来。你只要生存一段时间,那自然会找到未来的一个机会。最怕你一切入,就已经是找错了口,或者找了一个很大的口,你根本上钱也没有,经验也没有,最后他根本也挖不进去。

诚:你最看重这个创始人什么?

何伯权:价值观。我觉得还是要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真的是做一个好的产品。然后就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去进步。

诚:在你孵化或者联合创始的所有企业中,包括乐百氏,哪一个是你最骄傲的产品?

何伯权:最骄傲的产品,我觉得是诺亚财富。汪静波作为女性来说,真的是非常优秀。她既有柔弱的一面,跟人的关系非常好,但她做起事情来又很有决断。在情感上面去能够有很好的一个爱跟包容,去做市场或是做企业,同时她还有很好的战略。

诚:在诺亚财富这个投资案例中,你投入了多少,回报了多少?

何伯权:大概是4000倍,3000倍、4000倍的回报。

诚:你投资的项目大多是你非常熟悉的服务类企业,不投互联网是你的一条底线?

何伯权:我不熟悉,凭什么我在互联网可以赚到钱。有蔡文胜李开复徐小平,这些那么优秀的,对这个行业那么熟悉的,你还要再踩进去,凭什么?我觉得的话最后还是要守住自己。

真的是,每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非常非常少。但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那么少的东西,已经足够大了。这个世界上,你占有一点点,已经是足够足够的大了。那为什么不去集中精力,就将这个井挖深一点,而不是扩大。因为再扩大的话,可能表面都没有水,都是沙漠,那不如就挖深一点。

而且,你真的是要沉得住气,不然的话你根本上没机会赚钱了,为什么是你赚了?大家都看到这个,都瞪着眼,两眼发光去赚钱,为什么是你呢?守住这个,赚钱的机会,还是非常非常多。关键的话就你能不能守住你熟悉的。

带着激情全力以赴

艾问何伯权 | 企投两段论的成功之道?

from clipboard

2017328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吴晓波频道定义了新物种——企投家。这一部分人一方面从事于自己所喜欢的实体经济,为转型,为升级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另外一方面,他们的部分资金也投入到了金融领域,投入到了庞大的创业浪潮中。这两种能力聚集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企业家品类,叫做企投家。

诚:对于企投家这个群体,你有怎么建议?

何伯权:对于企投家来说的话,边做企业,边做投资,这个是不是最好的选择,那我这个是打问号的。从我自己经历来说,我希望他要有一个很好的界限去界定。企业就是企业,投资就是投资,只是你是一个连续的一个过程,是一个阶段的过程,还是一个同时的过程?那我自己的话就觉得,假如我继续做乐百氏,我做了投资不会成功,因为乐百氏的话是我的全部,名誉、地位、金钱全部都来自乐百氏。所以我大部分的精力都会集中在乐百氏上面,对其他项目的话,就只是关注。

首先,你不是投资家,你用企业家的角度去谈一个项目,不一定能够共振思维;其次,下面的人跟你汇报投资跟你自己作为企业家的触觉,你的敏感性,去看到的机会是不同的。因为下面汇报上来,就已经多了几个层次。而且这几个层次,还是通过它去做过模型等等一大堆的东西,过滤、过滤、过滤,之后才汇报到你那里,你凭这个判断,差别太大了。最关键的话你的精力不在这,肯定最重要的还是在企业上面。

我自己的话是停了企业,然后我用在企业里面积累的经验、财富、人脉,再去学习投资,找到了我自己的投资风格。但我觉得企投家这个概念,或者这样一个定性是对的。

诚:今天你在讲投资的时候才说,经验有用,坑也有用,那企业家做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何伯权:企业家做投资的话,可能很多都是有过创业的经验,有过管理的经验,跟纯粹出来就做投资,靠模型、靠过去的书本的积累去判断,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是优势。

毛病的话也有,就是指挥的比较多,想控制或者是想别人去听他。但投资是不一样的,运作的主体还是创业者,你的话就只是一个投资者,你可以给意见,但他可以不听。

诚:你说激情是你最在乎的事情,那从企业家到企投家,会不会有一天你做投资的激情也没有了?

何伯权:现在已经不多了。人生的话分开几个阶段,三十岁之前,工农商学兵我都做过。当过农民,当过工人,当过售货员,当过老师。三十到四十岁,是做乐百氏创业,四十岁到五十岁是做投资,五十岁之后的话,到现在五十八岁,基本上是公益,或者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爱好,就更多是在那里。难得来到这个世界上几十年,真的是让自己经历的更多会更好。那怎么去经历更多?人生的话就不会是一条,只是一条直线,连续的直线。它应该是以一个波浪式前进。做任何事情的话,你不要想象自己会越做越好,然后永远都会做好。

创业有高峰,就会有低谷,创业的时候是这样,投资的话也是。我做得很好,走在别人的前面。但现在一大批投资人,非常优秀的投资人出来了,而且专门去做。那我还能不能保持?可以,你全力以赴去投入。但是你还有没有这个激情,没有这个激情为什么还要去做。

我基本上每一个事情到高峰,我就退,留下一个最好的形象。虽然做乐百氏的时候,别人认为我不是留下一个最好的形象。但我认为,我是留的最好的形象,在乐百氏做得最好的时候退下来。假如现在不行了我再退,退不下来。上台很容易,真的是勇气,咬一咬牙跳上去了,但你能不能优雅地下来,真的是不留遗憾,很难。

艾诚手记

三十到四十岁,何伯权以创业者的身份全心全意打造乐百氏。即使20年过去了,大家对乐百氏还是非常的尊敬。在四十到五十岁,他发现自己人生最辉煌的创业时代已经过去,他勇敢地优雅地下台,但他的实力其实超过了他的欲望。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何伯权是把它作为一个品质在坚持,他的自知之明在于对大势有判断,所以他可以孵化出很多企业。他的自知之明还在于对自己,我有激情了我就要全力以赴,我要成就一个乐百氏,但我没有激情了我累了,我也宽容,我不为难自己。结果他成就了一个自在的自己,成就了一个自在的世界,还成就了一个属于何伯权的创投生态。

在和他的对话中,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成为何伯权?看上去创业让他有财富,投资让他有尊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同代的很多创业者、投资者都是有启发的。年轻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总在不停地犯错,一次一次地被自己的欲望折磨,被自己的眼界所限。

如果能听听他的故事,我们便知,有另外一条路可走。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在欲望和实力之间做一个平衡?

如果也可以像他那样,我们约定一个时间周期,全力以赴把自己最好的年华,放在可能最能创造价值的事情上,也许何伯权离我们也不远。

from clip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