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华平中国区联席总裁程章伦:华平10年在中国投资60亿美金,关注“中国还有什么事情没发生?”

在投资高成长性企业的过程中,华平经常运用“资金平台“这样一种方式为企业提供资本,具体而言就是从投资初期就和管理者约定资金投入的节奏和数额,让企业运营和资本投入实现同步共进。
2017-02-09 10:00 · 投资界  Aimee   
   

  记者:您还记得您的第一笔独立投资是什么时候吗?以及第一笔退出。

  程章伦:第一笔独立投资就是锐迪科,是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在2003年中国本土还没有一家芯片设计企业,但设计却是整个行业价值链的最顶端,有着最大的机遇。

  我当时还是投资经理,看了100多家公司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于是我们自己选择做“从0到1”的工作,写商务计划书,招募管理团队,在角色上华平既是投资人,也是创始人。当然我们做的也很不错,做到了“从0到1”,也成功从1做到了100,完成了在纳斯达克上市。

  退出则是另一种不同的经验,锐迪科从创立到华平退出经历了8年的过程,这8年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一种成长,也是投资风格的一种磨砺。

  记者:您说到投资风格,您觉得您自己的投资风格是怎样的?

  程章伦:其实最开始学习投资的时候很难会有固定的投资风格,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会有一些东西在思维里面沉淀下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贯通融汇就成为风格。

  华平中国的风格在我看来是一种内家拳的风格,讲究“沉着虚静、身神一统、心壮魄强、练气归根“。你看华平中国的而管理非常稳,类似内家的桩功,有各种专家,法律、资本市场、财务、IT等各种资源来支持投资团队。

  再看华平的气,也是不去追求短期利益和投机机会,讲究长线投资,有足够的气去长跑。

  再看华平的心胆之力,投资团队几乎是100%内部培养、内部提拔。不仅我,我们中国区另外一位联席总裁魏臻在华平14年,也是从投资经理做起。现在投资团队35人,几乎每一名都是从入门职位做起,百分之百内部培养。我和魏臻都是全球经营委员会的成员,20名成员中有18名是内部一步一步提拔上来的,包括我们的两位全球CEO也一样。

  最后我们看虚实变化,华平始终高度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既要找到不同的机会,也需要规避不同的风险。华平的资金是全球性的,但中国投资还是很本土化的,这和华平中国的内家修炼是分不开的。

  记者:第一次听有人用武术之道来解释投资之道,也非常受启发。那说了华平中国的内家拳法后,您能说说华平全球的投资逻辑吗?

  程章伦:华平全球有50年的历史,而在我看来这段历史虽然漫长,但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签,就是成长型的PE。这50年里华平一直坚持做自己懂的事情,就是成长性的投资。

  记者:关注成长性的华平遇到成长中的中国,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华平中国成功的关键所在,这样的成功当然也离不开人,在这里中国团队贡献了怎样的价值?

  程章伦:目前,全球大型基金对中国的投资配置不超过5%,而华平在中国的投资占全球配置的25%,华平的资产配置明显更符合世界成长趋势。在过去20多年历史中,华平中国已经经历了6期资金,在国内有这样长时间运作经历过不同经济周期的平台非常少。就体量上而言,美国大概有100家超过30亿美元的PE,而中国只有两家,其中就包括华平。

  华平投资的DNA是和全球一脉相承的,例如和企业的伙伴关系,帮助企业成长的理念等等,但每个市场的差别是具体投资环境和行业的差别。作为一个全球性机构,信息分享和决策机制不能混在一起。信息分享越全球化越好,因为你的视野会放得更宽,但如果每个决策都需要广泛讨论,人人都有否决权,那就变成了大锅饭,永远做不大。

  记者:所以华平中国的决策链非常短?

  程章伦:华平的决策链短而平,包括全球CEO、中国区总裁和行业合伙人。讨论项目可以有很多人参与,你可以充分辩论一个项目,但不需要每个人都同意。所以,决策权清晰、链条短是很重要的,同时不要牺牲质量。

  记者:您刚才所说的已经让外界感受到了华平为何成为华平,做的早、做的好、做的久几乎华平都做到了,那您再来分享一下华平还做到了哪些不一样的事情?

  程章伦:还是回到沉淀这个问题,华平花了50年时间从一个VC成为大VC,再变成一个成长型的大PE。一家基金完成一个完整的周期和成熟的团队,至少需要15年,华平的历史和平台是华平中国发展的强大后盾和基础。另外,华平的文化是包容性很强的团队文化,也是一个前提。在中国华平之所以能有100亿美金的盘子,背后华平的综合竞争力,一定不是某一个人或产品。

  投资归根到底还是靠结果说话,现在我们华平中国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因为业绩好,所以我们有话语权。我们近10年在中国投了大概60亿美金,综合损失率低于5%,是华平全球最低的。

  记者:不一样的中国铸就了不一样的华平中国,而在投资行业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新的变化,BAT、京东等作为战略投资人的角色在TMT领域中日益凸显,很多A股上市公司也在积极进行投资,以往属于PE机构的市场似乎多了许多新玩家,甚至很多项目公司都在想着如何站队,这样局面下华平这样的机构是否感到了压力?如何适应着市场的变化?

  程章伦:A股上市公司和BAT战略投资,虽然也跟我们有一定竞争,但是我们的企业要学会怎么去借势。站队这件事具有无形的价值,很难真正去评估,也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个公司情况和需求也完全不同。环境在不断变化,竞争对手也在变化,我们自己本身也有竞争对手,所以变化本身并不重要,怎么利用环境的变化非常重要。作为投资者,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帮企业家把未来的路打得更开,例如通过企业并购整合,选择战略伙伴,利用不同的资本市场去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等,这是我们的价值,也是华平的生存之本。


  2016年6月16日,中国投资行业100位顶级投资人评选结果出炉,该人物评选由清科集团旗下,中国创业与投资第一门户投资界发起,最终评选出100位投资业绩卓越,同时对于中国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行业作出巨大推动作用的杰出投资人,简称《投资界100》。

  他们是人们眼中的投资大佬,慧眼识珠、点石成金,坐拥过亿,十亿,甚至百亿身家。《投资界100》系列不贪大,不求全,于万千闪烁的倒影波光中,让您看到不一样的投资大佬。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Aimee,原文:https://people.pedaily.cn/201701/2017010340749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