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北京格雷资产管理公司冯立辉:投资者结构不完善

我们绝大多数股民,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实际上这些年下来,个人投资者大多数是没赚到钱的,上证从1000点起步,到现在2200多点,为什么大家都没有赚到钱呢?实际上本质上是投资者结构的不完善。
2013-01-05 15:18 · 投资界     
   

  北京格雷资产管理公司冯立辉:投资者结构不完善
北京格雷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冯立辉

       投资界1月5日消息,在中国投资者大会上,图为北京格雷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冯立辉。

  以下为发言实录:

  其实大家说的,我觉得还是一个问题,本质上说不用讨论这个话题,实际上确实有一点我是赞同的,就是IPO没有确保优质公司上市的义务,这个是在任何市场都是一样的,你可以上,但是如果是垃圾,可以垃圾价发行,愿意上没关系,如果你最后不行就退市,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这个问题为什么又要拿出来讨论,因为有一个中国特殊的情况,也就是上了市以后过几年,企业利润跌下去之后,股价会跌下去,大家会亏,大家承受这个损失是应该的,但是前半程IPO的时候是非市场化的,就是这里面实际上是资源缺失,包括所谓的监管也好,以及我们刚才说的做假的东西。因为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不光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中的那些垃圾股,企业没有业绩多少年了,但是为什么还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市值在那儿放着?到香港,我经常跟投资者聊天,有些公司可能就是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市值,为什么到我们这儿就能发行几十亿元,其实本质上都是资源稀缺的问题。

  我们的参与者包括券商、投行、律师等这些几方利益的共同方,都在用为这个稀缺资源为大家服务,这是整个的发行机制的问题。上午我听到大家讲说要市场化发行机制,定几条规则,这是一种方式;还有实际上既使是证监会审批,我觉得其实市场化的,只抓一件事儿,这个就是刚才向所长讲的,你要加大监督机制,他上没关系,证监会包括审计,你只要查一件事儿,他的招股书、他的所有的东西是不是做假、做假了怎么去办他,然后甚至可以事后审查,因为事后,中国都在谈做空机制,做空机制包括做空机构能不能赚钱?事后发现也没关系,是不是有惩罚机制。

  就像向所长讲的,你不是圈了9亿吗?你回头拿10亿赔出来,这个本质上也是市场化的方向。实际上这里更重要的就是解决定价过高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加大供应量,其实房地产也是一样的。我们今天调控了这么多政策调控不下去,但是始终有一条政府不愿意用,就是加大土地供应,你让供过于求,价格自然就下来了。而现在中国A股的IPO包括一些股民亏损的垃圾股,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于资源的价值,无论是上市圈不圈钱、圈多少钱,很多企业第一次上市,第一次圈钱,看我们很多企业后来不断地增发、不断地圈钱,圈得比第一次多得多,这个是一个市场化的问题。

  第二个我想讲的是背后解决,就是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还是投资者结构。现在大家都知道,特别是近两年,刚才有统计说是中小板还是创业板,发行的IPO的股票65%破发了,为什么这么多破发了?特别是今年以来这么多破发了,但是新股发行还是能定这么高的价,谁在买?咱们不说发行价,咱们就说发行之后的开盘价,有几个撑到今天,撑到现在还没有破这个发行价的,但是新股成交那天谁在买,定价低。

  我记得今年有一只股票发行之后定价比较合理、比较低,但是开盘当天涨了200%多,谁在买?我们想过没有?实际上买的人亏吗?我想大家更大的问题是投资者结构的问题,买的人不亏,一般老百姓看到所有的股票发行下来就跌,不会这个时候出手。

  其实跌下来也不怕,有很多机构拿在手里,第一个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目的的,但是拿在手里不怕,甚至敢把一些垃圾拉得更高,是因为大家知道早晚我能出去,这个时候就像我们包括经常说香港那边,李总讲过,五倍市盈率的一些小企业,这种本质上是在于那些小企业,那些没有大行关注的小企业股民不敢碰,中国A股是60倍市盈率发行没关系,我机构拿在手里,我等100倍卖给你投资者,只要这个公司有更好的故事或者说更好的时机,也就是说我现在拿了一堆垃圾在手里,只要这个公司还不退市,我下一个牛市来了,我机构能拿得住的,我还能两三倍派发出去,这个是本身市场的问题。

  刚才向总还讲了中国股民记吃不及打,实际上全世界股民都记吃不记打,2000年纳斯达克,到现在还没回来,实际上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资者是什么机构?现在一个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绝大多数股民,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实际上这些年下来,个人投资者大多数是没赚到钱的,上证从1000点起步,到现在2200多点,为什么大家都没有赚到钱呢?实际上本质上是投资者结构的不完善。

  问:

  您觉得我们现在投资是一个什么样的投资者结构,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

  答:

  我觉得应该是以机构为主。

  是机构,但实际上代表了散户的一个利益在,为什么敢接盘,为什么重庆啤酒机构敢拉到100倍市盈率,甚至说没有市盈率了,那么一个概念的公司,敢拉到青啤的市值,问题是有些机构敢冒这个险,是因为风险很低。香港为什么没有机构做小市值股票呢?因为知道不活跃,我们要追究为什么不活跃的道理,我买过来没人买,这个是一个道理。

  也就是说一个60倍市盈率没有竞争力的公司,在座的各位如果是由我们几个参与的市场,你敢拉到60倍吗?你卖给我我不要,你卖给他他也不要,但是我们把它放上去以后卖给别人有人要,现在不要过段时间还有人要。

  所以说像重庆啤酒跌下去,还能有几个涨停起来。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ople.pedaily.cn/201301/2013010534144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